下载此文档

村委会选举的正负效应分析.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村委会选举的正负效应分析
———以河北省几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
作者:刘燕玲,冉赛光,李宏伟 来源:《理论学刊》 2010 年第 6 期 发布时间: 2011 年 1 月 8 日
摘 要: 村委会选举是当前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在村民选举
中,由于许多地方片面重视村级换届选举,忽略了其他制度建设,因而产生了不能正确
评价村委会选举效应的现象。 本文从几个典型案例入手, 从对村委会选举正负效应进行
分析的视角对其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了较客观的评价, 以期对基层民主建设起
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 村民自治 ; 正效应 ; 负效应 ; 基层民主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四个民主”,即民
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也是
村民自治的开始,最能代表农村民主化的进程和水平。没有民主选举,就不可能有真正
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 年颁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 11
条规定 :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此确立了我国基层农村特有的村委会选
举制度。
村民自治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在形式上基本实现了选举的公开性、竞争的公平性
和选民的自主与可选择性 ; 从村委会干部由乡镇领导指定,到户代表选举、村民代表选
举、村民选举或“海选”的发展过程,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也伴随着这种进步不
断得到培养和锻炼。 然而由于我国历史上民主传统的缺乏,目前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
度还不够高,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事实上也未完全被各级政府和农民真正接受。 因此,
在整个村民自治的过程中, 村委会选举中违反民主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暴露出了农村
民主选举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发生在河北省的几个典
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村委会选举这一基层民主形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一、案例及引出的问题
案例 1: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巨鹿镇 A 村,于 2009 年 3 月 24 日进行了第八届村委会
换届选举, 当时共有 541 名选民参加了投票选举。 3 月 26 日,巨鹿镇政府包村干部在村
中张榜公布了此次选举的结果。可是村民们发现,按照河北省村委会选举的有关规定,
超过法定票数的候选人张甲没能当选村委会成员, 而没有达到法定票数的另一候选人张
乙却当选为副主任。 巨鹿镇政府的干预引起了村民极大的不满, 村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
反映,认为自己的选举权没能充分行使,要求重新选举。 2009 年 4 月 9 日《法制日报》
对此案进行了报道。
河北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王满魁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明
确表示 : 巨鹿镇政府的做法肯定是违规的。
问题一 : 选举权是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明知违规,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选
举进行干预的原因是什么 ?
案例 2:B 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郊的新华区杜北乡,从 2003 年 2 月以来,上一届
村委会班子被村民选举出来后,由于不被乡里认可,一直无法“就任”,而官方组织的
选举又因村民不满遭到破坏,因此,该村已经多年没有村委会。在混乱

村委会选举的正负效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