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园林艺术》之 园林造景艺术.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园林艺术
穆艳

---
第四章造景与赏景
(4学时)
第一节景观的概念与发展()
第二节景的观赏()
第三节造景手法(2)
第四节园林空间布局(1)
第一节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概念: “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指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供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landscape evaluation)。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
1.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
2. 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
3. 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或称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
(Experiential paradigm)或称现象学派(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风景的感受类型:安闲;快乐;陶醉(排它性的深入欣赏);惊喜(柳暗花明);追忆,怀古;慑服(雄伟壮丽,庄严肃穆的)
第二节景的观赏
一、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在园林中人们欣赏景物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前者是坐或立在景物之前细细观看欣赏,常常可以结合在游园中休息时的观赏。后者是游园过程中边步行边赏景,或者在行进中的车船中观赏外间的景物,只能宏观享受景色。
二、赏景点与赏景视距
最适视距,如主景为雕像、建筑、树丛、花坛、喷泉等,最好能在垂直视角30°、水平视角45°的范围内。从最适视域中垂直视角和水平视角的大小可得最佳观赏视距,或者求出最佳景物的高度或宽度。粗略估计,,小型景物约为3倍;。
园林建筑如有华丽的外形,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倍、2倍、3倍、4倍距离处,设空场布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一景物能收移步换景的效果。
三、平视、仰视、俯视
1、平视观赏平视是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而伸向前方,游人头部不必上仰下俯,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
2、仰视观赏游人居低处向上瞻望景物称为仰视。仰视观赏的景物,其垂直地面的直线会产生向上的消失感,所以景物高度的感染力较强,易使人们感到雄伟、庄严;但对赏景者也具有一定的压抑感,易产生紧张情绪。
3、俯视观赏游人居高临下向下眺望观赏景物称为俯视,俯视时人的中视线与地平面相交。被俯视的景物垂直地面的直线产生向下的消失感,所以景物愈低显得愈小,所以创造开阔、惊险的环境景观时,可采用这种视角,以产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第三节园林造景手法
一、主景与配景
(突出主景的手法)
;
;
;
;
;
;

二、景深处理
(加大景深的方式)

作为前景方向;
;
;

第三节园林造景手法
三、景物布局
:凡是与观赏点相对的景物。
: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物。
:把空间分隔成不同景区、空间的景物。
:将园外景物组织到游人视线中的处理方式。
四、前景处理
:以景框作前景,通过景框观赏到的景物。
:在视线两侧布置景物,将视线范围起来,使风景线、轴线的透视效果及终点景物更加突出的处理方式。
:通过漏窗的空隙所观赏到的若隐若现的景物。
:在主景或对景前增添的前景。
第四节园林空间布局
园林视景空间类型
1、静态空间
2、动态空间
3、开敞空间
4、闭合空间
5、纵深空间
6、拱穹空间
园林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1、以地形地貌分隔联系空间
2、利用植物材料分隔联系空间
3、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联系空间
4、以道路分隔联系空间
第四节园林空间布局
连续风景序列布局




仰视
平视
俯视

《园林艺术》之 园林造景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18.39 MB
  • 时间2018-10-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