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内战烽火
主备人:罗萍 审核人:李胜荣 使用人:罗萍 使用班级: 52、53、54班
课型:授新课 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读书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训练目标:
1、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2、通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刘邓果断插向大别山等史实,认识中共分析时局的准确性和作战方针方法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目标: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必须发扬光大,青年学生必须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 : 重庆谈判、挺进大别山
教学难点 : 挺进大别山的正确性——战局发生变化、由守转攻时机成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中共七大的召开,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中共七大认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哪两种前途?(答:黑暗的前途——老状态,光明的前途——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想要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美国则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的统治来维护它在中国的利益。他们勾结起来,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中央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为了争取光明前途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值得细细品味的片段。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要求人人过关:
(一)重庆谈判:
1、原因: 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问题,中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时间:1945年8月26日~~~1945年10月10日
3、地点:
4、中共代表: 、 、王若飞
5、结果:签订了
(二)、转战陕北
1、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国内战爆发。
2、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大举进攻 解放区,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
3、毛泽东、周恩来等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 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三)、挺进大别山
年夏, 、 率领 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开辟了 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
二、共同探究
1、学生观察88页插图《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思考回答:
A、这幅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准备进攻解放区。)
B、美国的目的是什么?(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2、但是,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又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这是为了什么?(进一步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也为了制造舆论来欺骗人民。)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不能。因为蒋介石的既定方针是要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共的目的是要推翻这种反动统治。)
4、事实是——毛泽东冒险去了,结果怎样?(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同反动派在政治上进行了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自己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
5、西北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
6、这个历史事实说明什么道理?(中共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方法,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粉碎敌人的进攻。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蒋介石的主要兵力同时也在山东进行“重点进攻”,毛泽东说他这种兵力部署“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只要攻其薄弱,从中间突破,就可以直接威胁敌人的心脏地区。承担这项战略任务的是刘邓大军,他们进攻的方向是大别山。
7、内战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
第17课 内烽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