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与健康
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 住房是家庭成员的生活
基地,居住生活是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 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环境
质量是衡量一个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
康。
一、居室与居住标准
居室是家庭最小的活动单位。每个家庭拥有一套住房是住宅卫生的基本要
求。在成套住宅中,住房的使用面积通常为建筑面积的 60%~ 70%。室高、室
深、面积、容积是居室规模的直观指标。 室高是指居室天花板至地板的垂直高度。
合理的室高、 清洁的空气和良好的采光, 可以使人有舒适感, 室高过低给人以压
抑感,过高给人以空虚感, 而且不经济。 室高还与地区气候条件、 居住习惯等有
关,炎热地区比寒冷地区对室高的要求要高, 按照我国 《住宅建设设计规范》 规
定,住宅建筑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室深指外墙外表面至对面墙内表面的距
离。室深对居室的形状、美学、采光等均有影响,室深与室高应有一定比例,过
小房间显得狭窄, 过大光线不理想。 面积是居住规模的重要指标。 从卫生学和建
筑学等各种因素来看, 人均居住面积 9m2 较合适。居室容积是居室规模的一项综
合指标,对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有直接关系。 按照人的标准气积要求, 人均居住
容积应在 20~25m3,容积过小使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增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解决住房问题, 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是各国政府最关心的事情。 目前
发达国家在住房占有上两极分化, 发展中国家“房荒”依然严重。 我国自建国至
1990 年,40 年内城镇新建住宅 20 亿 m2。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近 10 年新建住宅
15 亿 m2,是前 30 年的 3 倍。但是,由于历史上欠账过多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城市住房困难及供需紧张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 1990 年底,全国城市住房
困难户有 500 多万户,其中人均居住面积在 2m2 以下的特困户有 40 多万户。目
前国际上通用的居住标准分三级, 每人一个床位是最低标准; 每户一套住宅是合
理标准;每人一个房间是舒适标准。 确定居住标准不能脱离本。
我国人多地少, 经济落后, 长期以来国家对住宅的投资远远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
要,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城镇居住标准不可能有很大提高。 今后国家
将在适用、 卫生、提高质量、 改进外部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这是我的重要标志。
二、居室内生活燃料的污染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 城市的能源结构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至 1997
年底,城市燃气普及率已达到 %。生活燃料气化率的提高可减少居室内的污
染。但是, 城市住宅厨房空气的污染, 除了燃料燃烧的产物造成污染外, 炒菜过
程中油烟等污染物在厨房不通风或通风不良时大部分进入室内。据北京、沈阳、
西安等地抽样监测表明,厨房中苯并 [a] 芘浓度大大高于室外大气中的最高浓度
值,使用液化石油气为能源的厨房更为严重。 即使使用电炉做饭也会因“电化反
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 它们与人体呼吸道中的碱性物质反应, 生成硝酸和亚
硝酸。二氧化氮的毒性是一氧化氮的 4 倍,可引起肺损害。因此毫不夸张地说,
在人类所
居住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