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游审美
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 旅游是无法或缺的, 它是人们自身对于心理需要的追求, 是提升自
我价值的一种手段。 旅游的实质, 是在较为自由的意义上, 从自己的生活空间暂时进入非自
我的空间的活动, 或者说, 是从一种境遇暂时进入另一种境遇的游戏。 前一种空间是功利性
空间, 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 已经被模式化的熟悉空间, 而作为旅游目标的空间则是非
功利空间, 或者叫娱乐空间或美学空间, 是人们必须也只能是短暂逗留的陌生空间。 旅游作
为一种短期性的闲暇生活方式, 从本质上说, 实是一种集自然美、 艺术美、 社会美之大成的
综合性审美。
人们外出旅游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如为了身体健康的需要、为了获得知识的需要、
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等。需要是前提,在旅游活动中旅客希望满足的需要一般有以下方面:
第一,审美怡情的需要。第二,拓展知识见闻,避常求变的需要。第三,社会交往的需要。
其中,审美需要是旅游中第一位的需要, 审美需要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内驱
力。在现代社会里, 这种人类的审美需要为什么会更多地指向旅游活动, 形成旅游的审美需
要?因为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是人的本能和天性。 大多数游客到大自然中去, 并非为了学习地
理、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的指示, 而是为了去体味大自然的美好, 去获取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
愉悦和轻松等种种感受。同样,多数游客到有历史遗迹的地方,如中国的长城、秦始皇陵、
埃及的金字塔等处去旅游,并非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让历史古迹唤起他们心中崇高、
伟大、悲壮等各种情感,使他们自己充分感受到历史的美与深邃。人们到异国他乡去旅游,
绝大多数也并非是为了研究那里的人文民俗, 而是为了体验一下, 以获得奇特、 新鲜等的感
受。不论是去欣赏自然、艺术美、或社会美,其终极目的是求得自己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事
实上, 不管是现代的游客,还是古代的游客, 也不管人们所抱旅游的直接目的怎样不同,在
旅游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游览行为, 看到和听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
而在旅游过程中, 审美就是人们的必经行为和必然效果。 所以, 审美也必然成为游客普遍的
共同的目的、行为和效应。
一般而言,所谓审美,指的就是审美主体对客体之内容与形式价值 (如美丑 )的感知、观
察、审视和品评,是人对美的事物的一种带有情感的认识,游者在旅游审美中,是在直觉、
想象和体验中捕捉着美、玩赏着美, “这看起来是一种感性的、形式的冲动,但在本质上,
审美活动是追索和领悟生命意义的活动” 。审美活动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又超越于实践活
动的生命活动。 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对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有限中追求无限, 非理想中追
求理想,从而在精神上把握生命的绝对意义,实现对主题存在意义的直觉领悟。具体而言,
旅游审美的形态可以分为三种: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是美的一种基本形态。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自然美也有着各种形式; 大至
星空海洋, 小到矿物分子的排列,都能表现出自然美。例如洁白无瑕的珊瑚,晶莹剔透的水
晶,耀眼光辉的金银,整齐精巧的蜂房,都属于自然美之列。但是它们所呈现出的美是单个
的,孤立的;而风景美却是一种整体的空间美, 是各种美的自然物按照一定规律的有机组
旅游审美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