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
眼镜验光员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 屈光参差的原理及配镜原则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1
屈光参差的原理及配镜原则
姓 名:
单 位:
摘要: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度不相对称, 不论是屈光性质不同还
是屈光度数不等都称为屈光参差。 常见 其形成的原因是在眼球发育过
程中远视度数在不断减轻, 而近视度数在不断发展, 两眼的进展程度
不同而致。如屈光参差导致双眼融合异常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双眼视功
能,所以对于有影响融合功能的屈光参差一般应做相应的处理。
关键词:屈光参差
一、定义
两眼存在轻微的屈光参差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不过两眼屈光参
差低于 为生理现象, 一般可完全靠配镜解决。 当屈光参差超过
2
以上为高度屈光参差。由于视网膜上物像大小相差悬殊,发生
融合困难,难以形成立体视觉。 而且常规配镜矫正两眼超过 时,
患者常有头晕、眼胀、视地面不平,严重者伴有恶心等,以致无法接
受,所以以往配镜矫正屈光参差时多采用照顾低度数或视敏度高的一
眼,而度数高的或视敏度差的一眼不全矫正。 这样高度屈光参差的人,
如果长期配戴一眼不全矫正的眼镜, 不但不能获得最佳视力, 而且易
患视疲劳等综合症,重者易产生交替视力,或单眼视力。交替视力是
两眼自行交替使用其中一只眼,如两眼是近视,看近时用度数高,看
远时用度数低的。单眼视力是两眼中仅依赖视敏度高的一眼行使功
能,另一眼逐渐废用并产生弱视,且易呈外斜。
二、屈光参差的原因
(一)远视的消退:
1、由眼轴发育不平衡引起屈光参差:出生时,平
均眼轴长为 ,但角膜和晶状体有较强屈光力 (即曲率半
径较小) ,这时的平均屈光不正为远视 +, 在 3 岁时,眼轴
长为 23mm,屈光不正为远视 + ,从 3~14 岁,眼轴长只增加
1mm,但伴随角膜和晶状体变扁平,使屈光力和眼轴长之间获
得脆弱的平衡, 在小孩眼轴增长过程不平衡, 即引起屈光参差。
2、远视的小孩,由于年龄增长,眼轴长增加,远视有消退的
趋势,如果两眼远视消退不平衡,引起屈光参差。
(二)近视的增加:不论是先天性高度近视或后
天获得的普通近视,在近视加深过程,两眼发展不平衡。
3
{三}由外伤、手术、疾病等引起:外伤主要是
穿孔性外伤或不太严重的化学伤后引起的疤痕; 手术主要是白
内障摘除; 疾病以角膜溃疡, 特别是树枝状角膜溃疡或眼底病,
如黄斑水肿等常引起较明显的屈光参差。经过计算,平行光线
照射在原为正视眼的无晶体眼球上,结像在角膜后 31mm 处,
说明该眼失去约 的凸透镜。
三、屈光参差的症状
(一)双眼视觉:存在轻微的屈光参差者,多数
人得到双眼视觉, 但屈光参差最高不能超过 6D,越此数值便不
能产生双眼视觉。 Carlton 和 Madigan 认为,两眼存在
的屈光参差时, 则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影像差为 % ,我们能忍
受的两眼视网膜最大的影像差为 5%,超过此数值, 则发生双眼
影像融合的困难。具有屈光参差的两眼注视目标时,运用相同
度数的调节力,因此,两眼中永远有一只眼的视力是模糊不清
的,病人在不自觉中将模湖不清的网膜影像加以抑制,这样,
可造成所谓交替视力。
(二)交替视力:它是当两只眼的视力敏感度不
过于低时才有可能产生的现象。如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而另
一眼为轻度近视,这种病人在看远时,习惯地用正视或轻度远
视的眼,看近时用近视的眼,两眼担负不同的功能。具有交替
视力的人很少使用调节,因而少有眼疲劳症状。如果两眼屈光
参差太大,不论看远或看近,只能用视力好的眼,成为单眼视
4
力。
(三)单眼视力:在两眼中仅能使用视力敏感度
高的一眼,另一眼被抑制废用,进而产生废用性弱视。为了避
免或补救屈光不正度数高的眼球不致发生弱视, 必须及早将其
屈光度加以矫正。
(四)斜视:屈光参差本身不会引起斜视,提示
周边融合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尽管两眼存在影像不等和像的清
晰度不等,在一眼的中央区影像可被抑制和产生废用性弱视,
但周边网膜仍保持融合能力,维持眼球处于正常眼位。如果屈
光参差患者发生斜视,多数还有其他因素,如“好眼”,还有
屈光不正或两眼间存在散光性屈光参差。在屈光参差显著时,
屈光度高的一眼视敏度很低,视力模糊,并通常倾向弱视,此
时如无适当的治疗,弱视的正好变得分离而成斜视;这种斜视
在近视性屈光参差中更容易发生,临床上称为废用性斜视。近
视性屈光参差引起的斜视常是单眼的,即属固定
屈光参差配镜的方法和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