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
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具体地说, 它要研
究变态心理的定义, 变态心理师如何发生的, 其自身有哪些种类, 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
为有哪些性质和特点, 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 它对人的认知功能
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等。
精神病学( psychiatry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变态心理学的烟酒店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不过,针对同样的对象,两门
学科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
本性质与特点, 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 发展的影响,等等; 而精
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以及精神病的预防
与康复,等等。
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如此。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
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 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以便创造性地改造
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
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 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 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 随时破坏人
的身心健康。
(二)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1. 常识性区分
(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1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定义,即“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 ,我们提
出以下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见众人之所见,闻众人之所闻)
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而客观世界中, 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
激物,那么,我们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出现了异常,产生了幻觉。对鉴别精神分裂症的
幻觉、妄想等症状是很有效。
(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表情倒错)
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
验。这样, 我们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他一边用低沉的语调, 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
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 做出快乐的反映, 我们就可以认为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
成为异常状态。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如一个人用钱很精打细算的人, 突然挥金如土, 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 突然变
得很冷淡, 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 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认
为他的精神活动已偏离了正常轨道。
三、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1 感知
心理危机识别及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