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梅 栽 培 技 术
杨梅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亚热带生态经济树种, 它适应性广, 南
方大多数地方都能生长并表现出良好性状,尤其在微酸性和酸性的
土壤中生长良好。推荐品种 : 东魁 2 号、乌梅。
一、园地的选择
发展杨梅生产,园地条件的好坏,将对其产生长远的影响。各地
应把杨梅的生长结果习性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考虑。
杨梅适应性强,一般山地均可种植。但其性喜温暖湿润环境,
加上根系与好气性的放线菌共生, 故在通透性好的砂质微酸性土壤,
海拔 500 米以下的平缓北坡较为适宜。如果栽培条件差一些,可以
通过人为的改良,也能种植杨梅。比如山地缺水,可用柴草在树盘
覆盖或挖坑蓄水来解决;土质粘重,可加砂石土及多施有机肥来改
良;山坡较陡,可筑等高梯地或水平带、鱼鳞坑种植等。
山地坡向不同,杨梅的品质也有差异:南坡山地太阳辐射强,
空气湿度低,可使杨梅果实成熟早、含糖量高、果形小、产量低,
北坡山地则相反,散射光比例大,夏季温度比南坡低,湿度比南坡
大。所以北坡杨梅一般枝叶繁茂,果形大、质地软、汁液多、风味
佳、产量高。在杨梅果实成熟期的 6 月份,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品
质影响也较大,实践表明:湿度与温度之比大于 时,杨梅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 11%以上;在 3. 2-3 . 4 时,为 10-11 %;小
于 时,在 10%以下。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杨梅喜湿耐荫的
特性。生产实践中也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杨梅果实采收期,若
高温干旱,则果实小、汁液少、风味差、产量低;相反,采收期晴
雨相间,则果实品质好,产量也高。
二、良种壮苗的选择
杨梅优良品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比如既要产量高, 又要品质
好;既要果形大,又要色泽佳;既要鲜食好,又要可加工等等。如
果一个地方较大面积发展杨梅,则还应考虑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
配套。这样不但可缓解采收期间劳力紧张的矛盾,又可延长市场供
1
应期。如地域差异较远的引种,必须先少量试种,成功后再扩大,
切忌大规模盲目引种。
苗木质量的好坏, 与种植成活率和幼树能否速生早产果关系极
大。生产实践证明,凡苗木就地种植或运输距离近的,以种两年生
嫁接苗为好;而需长途运输的,以种 1 年生嫁接苗为宜。
1 年生嫁接苗的壮苗标准是:
①品种纯正,无杂苗。
②根系发达,须根多。
③嫁接口愈合良好,或有 1— 2 个分枝。
④主干粗壮,接穗第 1 分枝点起高 30 厘米以上, 分枝点基
部直径不小于 0. 7 厘米。
⑤无病虫害及受冻等症状。
三、定植方法
这是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和幼树速生早产的关键。首先,要根据
品种、气候、土壤肥力及栽培管理措施来确定栽植密度。为使幼树提
高前期单位面积产量, 一般每亩可栽 20-40 株左右,宜采用株行距
4m× 4m或 5m× 6m,每亩栽 22 株 ~42 株。雌雄株比例 100:1 为宜,若
当地有野生杨梅可不配雄株。其次定植的时期,一般分春植、秋植两
种。春植在杨梅萌芽前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 ) 进行。此时严寒期已过,
气温开始回升,有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如过早,植后易遇冻天气,
会导致土裂、根断、苗死;过迟,则根系受伤后尚未恢复,未能及时
吸收肥水
杨梅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