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
教师职业道德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道德修养属于社会道德调控范畴,与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赏罚一起实现社会道德的调控的功能与作用。高校教师强调道德修养正是服务社会、强化社会调控功能的体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道德感与责任心是与其高深的学术修养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在:教学效果反映教师敬业的程度;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反映教师责任心的强度。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动力和方向的作用。教师道德不仅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心里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所作所为常常也是学生的先导。可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其意义远远大于知识传授的本身。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涵盖教学、科研、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理想追求两个方面。其基本要求是:教师育人;钻研业务,掌握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认真实施教学工作。而理想追求是: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参加教学研究。高校教师科研道德修养是守住科研道德底线,不断追求科研道德理想。高校教师科研道德底线的内容有:不得冲击或负面影响高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不粗制滥造搞低水平重复;不抄袭不剽窃他人文章及专著;不篡改数据;不压制学术后辈;不滥署名;不搞一稿两投甚至多投;不对有限成果予以夸张宣传,等。高校教师从事科研除了遵循相应的科研道德底线外,还必须不断地追求科研道德的新境界即科研道德理想,主要围绕应该如何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两个方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