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何老师论文(格式改好).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威尼斯商人》看莎翁反犹偏见
何桂秋
摘要:“犹太人”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综合情境中被赋予了“恶”的文化品性和身份特征,而反犹也成了某些西方人的不自觉的思想定势。反犹主义是西方文学史上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剧中人物夏洛克——文学巨匠莎翁笔下最著名的人物形象,几百年来一直作为令人唾弃的反面人物形象植根于读者心里,并成为“凶狠残暴,贪婪吝啬”的同义词。本文将从两个视角窥探《威尼斯商人》中表现出来的当时欧洲对犹太人普遍存在的偏见给予莎士比亚的影响.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反犹、夏洛克、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具有超凡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他的作品已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被人们推崇为不朽的艺术珍品。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的《威尼斯商人》,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评论界关注和赞誉。该剧内容丰富,情节复杂,引人入胜,曾搬演于世界许多国家的舞台,历演不衰。
剧中的夏洛克具有双重人格:一方面他凶狠残暴,贪婪吝啬;另一方面他又机敏警觉,果断沉稳。他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悲剧形象。这些多重性使得这个人物的塑造引起了许多评论家的关注,使得夏洛克成了这部争论最多的剧作中的争论焦点,同时夏洛克也成为莎评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人物。
然而,那些莎评家们在评价莎翁剧作卓越的艺术价值时,却很少涉及到此剧的政治内涵和时代烙印。今天,笔者将从下面两个视角窥探《威尼斯商人》中的反犹偏见,力争还夏洛克一个公正。
一、《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追踪
《威尼斯商人》中的这个基本情节据说来源于十四世纪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菲奥伦蒂诺的小说《傻瓜》。这篇小说描写一位威尼斯的青年虽倾其所有,仍不能得到富有郡主的爱情。后来在他的教父的帮助下,向一位犹太人借了钱,才得以如愿,并由郡主出面,制服了这个犹太人。
读过该剧的人都知道,莎士比亚在创作时完全改变了乔万尼·菲奥伦蒂诺的故事,而以他的人文主义理想贯穿全剧。即使在夏洛克的身上,莎士比亚也以他对犹太人、犹太民族千百年来所受屈辱的身世寄予的同情显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尽管如此,从这部《威尼斯商人》中也不难看出当时欧洲人对犹太人普遍存在的偏见给予莎士比亚的影响。
犹太是一个长期遭受苦难的民族。早在公元前597年,都城耶鲁撒冷被摧毁,国王约雅斤被掳到巴比伦,大批犹太人同时沦为“巴比伦的囚徒”。随后的公元前167年,公元前135——134年,叙利亚塞琉西王国的国王安祭克四世、安条克七世,也都兴兵对犹太人大加讨伐,毁掉了他们重建起来的耶鲁撒冷。公元十一、十二世纪,“十字军”几次军事远征,他们的目的就是征讨一切与上帝为敌的人,首先是犹太人。历史记载:在这样的一类反犹排犹事件中,成千上万的无辜的犹太人倒在刀剑之下,至于平时,犹太人遭受侮辱、损害的事就更多了。
在西方世界对基督教思想的文化运用中,“犹太人”被等同于“恶”,并被作为“恶”的意象和载体而呈现在基督教世界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萨特在《反犹太者的画像》中曾指出,在西方反犹主义者的眼中,犹太人“是根本坏的,是根本犹太的;他的长处,设若有,也因为是他的长处而变为短处,他的手所完成的工作必然带有他的污迹:如果他造桥,这桥就是坏的,因为它从头到尾每一寸都是犹太的。犹太和基督徒所作的同样的事情,无论

何老师论文(格式改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