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本文对小说塑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它从小说塑造
人物方法的多样性,对故事情节的依赖性,还有通过具体描绘典型环
境塑造人物形象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心
理描写、行为描写与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分析得尤为详细,并引用
了古今中外小说名著中大量的实例, 从道理和事例两方面进行了论证。
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命脉。 “小说
的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的描写, 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图画。 ”本文对进一步提高小
说的写作能力和欣赏能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塑造 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 综合
运用 描写
正 文
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
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
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 言谈举止和衣
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
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
物形象。
一、 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
1
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
个方面的特点。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成功的肖像描
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 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 地位、
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 做到形神兼备。 如:曹雪芹《红
楼梦》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态生两靨,娇柔袭一
身之病。泪光点点,娇柔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段肖像描写显示出林黛玉孤独、苦闷、深沉、阴郁的气质和多
愁善感的性格,同时也刻画出林黛玉容貌娇美,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
的形象。
2、肖像描写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要极省俭地刻画出一
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
真,也毫无意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
世界,能够表现性格特征。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极为成功。
作者通过她眼睛的变化,反映她精神的变化,表现她被害的过程,揭
露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压迫至死的不幸遭遇。
3、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
2
形式。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即并不局限
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
手脚、神态等等。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 ”杨二嫂的描
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
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
着意描摹。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例
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
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
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4、中外小说家进行肖像描写采用不同的写法。
我国小说家对人物肖像描写的技艺表现在:描绘肖像时,不仅能
抓住其主要特征,毫无铺陈,极其精炼地加以勾勒,而且还能与人物
内在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 使人物跃然纸上。 在对比中写人物的肖像,
只写人物肖像中最传神的一面,留下大量的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
填补。 而在一些现代派小说中, 作品常常不是很呆板地进行肖像描写,
而是在人物的各种情态下,很自然地着笔,让零散的肖像描绘给读者
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感觉。
西方传统的小说技法,则在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时,一则侧重细
描,常以多种修辞手法,使之高度形象化;另一则便是夹以议论,使
3
读者不仅为作家的生动描绘所感化,也为作家的机智分析所折服。
(二)、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与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对话的具体来表现人
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动作描写给读者鲜
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语言描写则易表现
行动所不易显示的细微情感、态度等。总而言之,行动和语言两种形
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行动描写指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它包括人物的举手投
足、跑跳坐卧。小说家描写人物动作, 主要从下列角度进行加工描绘。
第一, 要善于抓住
怎样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