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种青养鱼的原理与技术
一、种青养鱼的历史与现状
这里指的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青饲料、绿肥,然后利用作为养鱼饲料或肥料,提高
养鱼产量, 节约养鱼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 种青养鱼是我国养鱼的特色, 已有 40 多年历史, 取得显著成绩,
有丰富的经验。从我国“基塘农业”的类型划分,种青养鱼的池塘称作“草基鱼塘” ,是基塘农业的一个组
成部分。
所谓 “基塘农业” ,是在养鱼池塘四周堤基上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 如果树、 桑树、 甘蔗、 饲料植物、 蔬菜、
花卉等。从基塘农业历史发展上看,我国的基塘农业起始于明清时代,即在珠江三角洲广东及江苏、浙江
一带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到近 40 年来,湖北以及发展到全国许多省份的草基鱼塘,还有是
正在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的花基鱼塘。不同类型的基塘农业,在鱼池周围基埂上种植不同经济植物,但这些
经济植物的肥料来源都取自鱼塘肥沃的淤泥。人们从这些作物上获得其经济价值外,还简接地或直接地作
为养鱼饲料或肥料,达到渔业与农业配套、综合经营、良性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池底种青养鱼生产模式
池底种青养鱼是池塘种青养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指的“池底”是广义的,包括池塘池底,包括湖泊湖
底,也包括水库库底。因此从种青养鱼水域地点来分,池底种青养鱼有如下 3 种主要类型: ( 1)池底种青
养鱼;( 2)湖底种青养鱼(包括退田湖泊种青养鱼、围湖造田区洪水淹青养鱼和湖泊洪水淹青养鱼) ;( 3)
水库消落区种青养鱼 .
三、如何改善种青养鱼水质
(一)如何解决种青养鱼缺氧问题
种草养鱼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病。其优点如: ( 1)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养鱼时间、鱼池空间和底
泥肥力;( 2)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和有机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养
殖经济效益; ( 3) 改善了池塘养鱼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在种青期间,池底淤泥经过曝晒和冰冻,部分
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受到抑制和杀灭。植物根系的生长也使池底淤泥充以空气,促进了泥中有机物的矿化
分解,改善了底质。其存在的弊病如: ( 1) . 淹青期间 容易引起池塘缺氧,水质发黑发臭,影响鱼类的正
常生长,甚至泛塘死鱼,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2) 由于种青时间较长,不利于鱼种高密度放养,不利于鱼
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原因很多,主要有: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呼吸作用耗氧;水生动物(鱼类、浮
游动物等)呼吸作用耗氧;细菌呼吸作用和有机物氧化作用耗氧;溶解氧向空中逸散耗氧。
但淹青水体有机物氧化作用耗氧和细菌呼吸作用是主要原因。
一是水体中有大量青饲料有机物,都要通过好氧细菌的分解作用,因此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氧。
二是水中微生物本身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但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好氧微生
物(细菌)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一般来说,溶解氧应维持在 3mg/l 为宜,最低不应低于 2mg/l ;兼氧微
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 - mg/l 之间;而厌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围在 以下。 但光合
细菌则不需要氧气,也不释放氧气。
三是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需消耗氧气。
四、
池塘种青养鱼的原理与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