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垃圾焚烧场闪电开工
北京破解垃圾处理难题:以烧为主
鲁家山垃圾场并非北京市 " 十一五 " 规划中确定要建的四座垃圾场之一, 北京市原来规划
的四座垃圾处理中心可能会瘦身为三座,到 2015 年三座垃圾分类处理焚烧中心将解决北京
市 40%的生活垃圾
文|潘煜
北京第二座垃圾焚烧场将在两年后开始运行。
10 月 24 日,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场 --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场在昔日首
钢鲁家山石灰石矿区奠基。 出人意料的是, 鲁家山垃圾场并非北京市 " 十一五 " 规划中确定要
建的四座垃圾场之一。
此前, 北京市在规划中将建成北部阿苏卫、东部高安屯、 西部六里屯、 南部南宫等大型
垃圾综合处理中心。 但由于选址困难, 及周边群众对垃圾焚烧不理解, 目前只有高安屯垃圾
焚烧场建成投入使用。
但是垃圾围城的现实迫使北京市不得不做出选择, 7 月底,北京市市政负责人面对媒体
强硬表态: "北京要再不建焚烧场,垃圾真的处理不了了。 " 鲁家山垃圾场就是北京市今年新
选址的垃圾场,据《北京日报》的报道,原需一年的各项前期审批、准备工作,仅用三个月
便全部完成,使整个项目得以提前开工。
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北京的样板间?
在此前针对垃圾焚烧处理的争议声中, 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北京唯一一座建成并投
入使用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 目前已运行两年, 它的运营现状也成为北京使用焚烧作为垃
圾处理方式的样本。
走近这家垃圾焚烧发电厂, 想象中的扑鼻臭气、 冒着黑烟的烟囱并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
的是干净宽敞的马路、郁郁葱葱的树木、 湛清碧绿的草坪、清澈的鱼塘、假山石围成的小型
瀑布景观, 还有池塘内一群戏水的野鸭。 组织宣教科的科员杨漾告诉记者: "这可是 '纯 '野鸭,
自己飞来的,一只就招来一群。 " 两座圆拱形的灰白色建筑便是垃圾焚烧厂,绘有红色火焰
图案的烟囱内并未冒出明显的烟气。
焚烧厂平日实行封闭式管理, 在厂区入口处, 工作人员刷卡才可进入大门。 记者在杨漾
的引导下,得到厂区管理部门的批准才得以 "放行 " 。焚烧厂建设投资近 9 亿元。高安屯垃圾
焚烧发电厂总经理助理王勇告诉记者, 焚烧厂与北京市政府签有协议, 每日向焚烧厂额定配
送垃圾 450 车左右,日处理垃圾 1600 吨。
王勇说,现在所焚烧的垃圾为居民生活混合垃圾, 由于刚入厂的垃圾, 水分含量非常大,
约为 55%,所以垃圾在焚烧前必须在垃圾池内存放 5~ 7 天,使垃圾充分发酵,渗掉水分,
以此来提高其热值。
对于是否会因炉内垃圾燃烧不充分而导致二恶英排放的问题, 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党总支书记郭团会告诉记者, 现在投放给高安屯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都是朝阳区比较优质的垃
圾,所含可燃物本身就比较多。 朝阳区一些试点社区已开始展开垃圾分类工作, 将干湿垃圾
分开, 从源头上提高了垃圾的热值。 此外, 还有一部分垃圾是经过小武基垃圾分选站分选过
的。垃圾的热值得到了保证, 已经不需要投放油等助燃剂, 因此也不存在工厂偷工减料的可
能性。
王勇证实,现在入厂垃圾有 500 吨是经过分选的。
在厂内的中控室,记者看到 10 块屏幕分别监测着卸料平台、垃圾坑、料斗、炉内燃烧
等操作环节。中控室的张值长
第二座垃圾焚烧场闪电开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