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苦的小女孩
心理咨询中,我的心常常被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深深触痛。现在打开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母亲的来信,讲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马老师:您好!
我读过不少您的心理咨询文章,现在也有一个难题请您帮助。
我的女儿今年7岁。从开始上学孩子的学有限,我也就不再勉强。事实上正好相反,包括老师都说她聪明,令人着急的是成绩总上不去。老师说,这孩子上课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的愿望很强,就是声音太小。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慢吞吞的,非常沉得住气,无论考试还是作业,根本没有一点紧迫感,即便是催她多遍,也是不急不躁地完成。放学铃声响过,别的同学早已跑出教室几分钟,她才不慌不忙地收拾书包最后一个离开。
听到这些话,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我还是强压火气多次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她答应的很好,说一定改。可是过后她的老毛病还是依然故我。于是,我开始狠狠打她,认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在我的高压政策下,孩子的坏习惯稍微收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在语文还可以,就是数学总是在80多分踏步。糟糕的是她连自信心都不足了,哭着对我说:“我太笨了,我也想跟优秀学生一样考个好成绩给妈妈看,可就是做不到,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快地完成……”
马老师,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办?盼望您帮我和孩子走出困境。
一位为笨孩子而痛苦的母亲赵心仪
放下信,我却久久地走不出信中的故事,久久地放不下痛楚的心,久久地写不出一句话。我只是依稀而又分明地听到了一个声音:小女孩向她的妈妈和爸爸,向我,向所有大人们,发出的令人揪心的哭诉和求助的声音。分明是家长无端地给孩子制造着莫大的痛苦,家长却叫苦连天。在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常常听到类似的故事。现在所不同的是这个女孩实在太弱小了,这位母亲实在太狠心了。久久地,久久地,我思绪难平。不知过了多久,我才拿起笔给小女孩的母亲写下回信――赵心仪女士:您好!
我读着您的信,心里一直在阵阵刺痛。仿佛您孩子可怜的哭声就在我的耳畔,声声入耳,声声揪心!
面对您的这个教子的故事,您也痛苦,我也痛苦。可您想过没有,我们千苦万苦,也比不上您女儿的心苦!
您的孩子没有错。她只是气质类型的特征较明显。气质就是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您的孩子有明显的粘液质和抑郁质的特征。这两种气质类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说话、做事和认识活动慢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慢性子”。气质类型是个性中最受遗传影响的方面,这样说来要怪也只能怪父母了。
气质类型不同于性格,本来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在培养上可以顺其自然,扬长抑短,发展其优势的一面。比如孩子是较典型的粘液质,可以顺其自然,培养孩子踏实、沉稳、专注、仔细的品质,以便将来从事相适应的工作,不必非要反其自然,要孩子形成多么大胆、敏捷、快速的品质,幻想他将来当个飞行员什么的。就是说,社会几乎是天然地为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提供了各自的
用武之地。
心理学告诉我们,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是中游,是普通人,比如您,比如我,比如芸芸众生。孩子居于中游,怎么就是大祸临头了?由于您的孩子是慢性子,学习起来慢些不等于脑子笨。然而,在您的“高压政策”下,在您的“狠狠地”痛打之下,孩子幼小的心灵实在招架不住
“心”苦的小女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