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制度
定义
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并做出相应的标记,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观察好护理。
确定护理级别的原则
医护人员根据病情,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ADL
序号
项目
完全独立
需部分帮助
需极大帮助
完全依赖
1
进食
10
5
0
-
2
洗澡
5
0
-
-
3
修饰
5
0
-
-
4
穿衣
10
5
0
-
5
控制大便
10
5
0
-
6
控制小便
10
5
0
-
7
如厕
10
5
0
-
8
床椅转移
15
10
5
0
9
平地行走
15
10
5
0
10
上下楼梯
10
5
-
-
ADL
分级标准
1,总分:各项得分相加。
2,分级:
0=无需依赖: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不需他人帮助。
1=轻度依赖:61-99分,能独立完成部分生活活动,但需一定帮助。
2=中度依赖:41-60分,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3=重度依赖:≤40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完全需要人照料。
分级护理制度受到重视
1982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将分级护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并提出明确的规定
----根据分级护理制度,按照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护理要求最高,三级护理要求最低。
----不同等级对应护士应当执行的护理措施,以明确工作重点,分清主次缓急。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容
1,患者住院期间,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并下达医嘱。
2,护士根据护理级别医嘱,及时处理打印执行单,在患者一览表做出标识。
3,级别护理应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情况变化动态调整。
4,护理部及护士长定期对分级护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讲评。
特级护理适用范围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
;
4. 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特级护理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准确测量出入量;
,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护、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适用范围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 手术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分级护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