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军飞渡敌魂丧.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军飞渡敌魂丧,调兵遣将援吕梁
——红军东征简述及浅析
一、背景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结束了历时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
而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了大西北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
密鼓地进行,华北五省已名存实亡。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正
在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之。
陕甘苏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落后,交通闭塞,苏区的巩固与发展受到很大
限制。而这时的中央红军减员极大,装备极差,亟需扩红筹款,休整补充。陕甘苏区,不仅
无法解决红军的燃眉之急,也难以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
为此,中共中央于 1935 年 12 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讨
论了转变党的策略方针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方针和政策。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副主席,确定了红军军
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扩大红军。红军的
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应确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个基点
上。具体步骤是: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
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二、东证过程
瓦窑堡会后,陕北军民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首先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合并整编为红
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兼) ,参谋长叶剑英。下辖红 15 军团(军团长徐海
东、政委程子华)、红 1 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共  万余人。其次,将陕北安
定第一纵队、宜川独立营、清涧二支队等地方武装,分别整编、扩充,组建为红 28 军、红
29 军及“黄河济南师”(即红 30 军)。各级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大力扩大红军,短短一个
多月时间,即扩军 3000 余人。
1936 年 1 月 15 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
阎锡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遵照上述命令,各路东征部队
迅还隐蔽地集结到黄河岸边,进行渡河准备。 1 月 31 日,毛泽东来到延长县城,主持召开军
事会议,全面检查了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和部署了东征的行动路线,正式组建了“中
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分别兼任总政委、总指挥、总参谋长。
将红 28 军、红 1 军团、红 15 军团分为左、中、右 3 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
征。黄河游击师随同主力出征,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红 29 军则担任后方留
守。
当时,黄河天险为晋军严密封锁。在近千里的黄河尚线,修筑高碉、暗堡一千余个,每
碉驻兵一班或两班,重要渡口驻兵一排以上,各碉之间距离以火力能够互相交叉为准,河防
一线总兵力达四个独立旅之多。濒临黄河东岸各重要城镇亦驻有重兵,构成阻抗红军向纵深
发展的第二防线,并可随时应援沿河各个渡口。又依托吕梁山区的山隘要道,在中阳县关上
村、隰县水头镇,分遣两个独立旅进行守备,构成阻击第三道防线。为弥补主力部队之兵力
不足

红军飞渡敌魂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