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都是爱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06-0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我觉得这位大教育家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那是2009年的下学期,学校安排我接任八年级159班的班主任。本班有一个名叫蒋峰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看管,性格古怪,逆反心强。经常旷课、翻围墙外出上网,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还有小偷小摸的恶习,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翻开他的的素质报告册,看他以前的表现和成绩,简直是"不堪入目",没有一科成绩是A等的。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怎么办?
冷静的爱
开学不久的一天,我到教室去上课的时候,在走廊上就听见全班同学在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还夹杂着"真像"、"像极了"这样一些细声碎语。一直到我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才稍微安静下来,我随着同学们的目光向黑板望去,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人物侧面头像:高高的眉骨,翘翘的鼻子,嘴边一根香烟上烟雾缭绕……再加上作者在特征处明显的夸张手笔,一眼就可以断定画的是我。望着这滑稽十足的画像,我窘极了,面孔涨得发热,心里窝着一肚子的火。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完全肯定是蒋峰同学的杰作。
"太放肆了,竟敢拿老师开心",我真想大发雷霆,好好惩治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蒋峰。但理智又告诉我:不能这样,老师的尊严不是靠训斥、压服来维护的。几十双眼睛正盯着我,看我怎样处理这件事,任何冲动、发火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零乱的笑声还在持续,并有学生还不时的指指点点,我慢慢的平静下来,象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这意想不到的平静,使学生们停止了笑声和指指点点,都好奇的望着我。我慢慢的拿起黑板檫,走到画像前看了一眼,假装不知道是谁画的,对学生们说:"画得多好啊!确实象!这位同学要把绘画这个特长发挥下去哦!"然后我慢慢的把画像擦掉,开始讲起课来。这堂课我准备充分也格外努力,讲得绘声绘色,吸引了全班同学。正当大家听得入神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课没有讲完,我惋惜的合上书本,用眼睛注视着蒋峰,轻声的说了一句"时间不够用了",言外之意,讲课前那段小插曲损失了大家的时间。这时不少同学用责备的目光投向蒋峰同学,蒋峰也慢慢的低下了头。课后,他主动走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承认了错误。当时我并没有严厉的批评他,而是在思考着如何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
真诚的爱
过了几天,机会来了,有一天吃中饭的时候,他在食堂由于插队,跟另一个同学从争吵到推搡,一不小心他跌倒了,造成了腿部骨折。得知情况后我想:这个时候对他的关爱可能比批评他一万次的作用还要大。于是我并没有严厉的责备他,而是很着急的背着他就往医院跑,帮他交了住院费,让他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上完课后,我又买了一些水果去看望他,同时还组织学生们多次去探望他,跟他聊天,补习功课。当我去医院接他出院时,他非常感动,他流泪
了,说:"老师,真对不起你,这一次其实是我的错,你不但没有批评我,没有看不起我,反而关心爱护我,比我父亲对我还要好,我真感到惭愧!"他保证以后一定改正缺点。出院后回校,他果真变了。我抓住时机,与他推心置腹,促膝谈心,指出他的错误,给他讲"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生活实例,鼓励他进步,并利用他爱好体育活动,喜欢打篮球的特点,安排他当了体育委员,并负责全班的出勤登记,以此来打消他的自卑感,唤起他的自尊心,增强他的自信心。看到老师这么信任他,他也干得很卖力,很快就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宽容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在学校都需要得到关爱,教师的爱对他们的成长如雨露阳光,一句简单的寒冷问候,一声简单的生日祝福……都会给他们带来温暖,给他们增添信心和勇气,种种爱的言行都会感化学生的心灵。
案例反思:
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特别是从我的学生蒋峰的转化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没有了爱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自觉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亲"的程度越深,师生心理距离就越近,交流的渠道就会越畅通,心理疏导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功。在转化蒋峰同学的过程中,他犯错时,我采用"冷处理"的办法来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平时,我用全部的爱来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真心关怀,让他从一个畸形心理的怪异性格变为一个积极上进、不断进取的优秀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作为一个班主任,对优等生,我们应不掩饰他们的缺点,积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努力使其达到卓越。对后进生,我们更不能歧视他们,不能放弃他们,应该从思想上给予更多爱护,从生活上给予更多
五线谱卡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