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一些改革,学校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反思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大学的门槛低了,教育对象及其层次发生了变化,学校应随教育体制的变化在市场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学、选修课设置、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培养身心健康、专业技能过硬又不乏个性的复合型人才,并成功将其推向市场。
一、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为就业增长寻求突破口
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类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困境,其中就不乏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艺术院校扩招的原因。我院艺术表演类学生较多,在校学生年龄跨度大,生源地分布广,学生入校年龄小,很多学生家长都把教育的责任几乎全托付于学校。尽管学生管理有班主任和辅导员,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失使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不尽人意。例如:有的学生娇生惯养,拈轻怕重;有的爱出风头,但受挫心理较弱,经不起打击;有的不注重专业外的素质拓展;有的缺乏专业钻研能力,等等。以戏曲表演专业为例,学生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专业课程主要有武功、声腔、把子、身段等,二年级以后开始增加剧目排练、表演等课程。部分学生因平日缺乏吃苦精神且大量荒废早晚功,导致基本功和表演技巧不过关,在校几年甚至没有独立担当过剧中的角色,更没参加过完整的剧目演出,专业技能令人担忧。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课外技能培训,除了部分学生通过普通话、教师资格考试外,没有更多职业素质拓展,导致就业能力单一,就业范围狭窄。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盲目扩招,加之许多综合类院校纷纷设立艺术专业,给艺术类高职高专学校的招生和就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除此之外,就我省而言,高职高专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昆明的消费水平总体低于其他大中城市,对于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大学生来说,这里的生活压力较小,容易满足物质需要。同时,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居城市的不错选择。因此,许多外省的毕业生也愿意到昆明就业,无形中增加了省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第二,我省一些公办艺术团体已经先后进行了体制改革,演员数量基本饱和;个人艺术表演团体面临演出市场极度萎缩的困境;部分个人艺术团体或演出公司制度不健全,演出方式和要求不规范,收入参差不齐,不能给学生及家长提供较为安心的工作环境,学生跳槽频率高。
第三,现阶段省内的职业艺术教育缺乏对现实的应对能力。艺术职业学院缺乏职教理念的研究,许多专业闭门造车,与职业定位严重脱钩,鲜有对外交流和经验的相互借鉴。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较为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教材也十分陈旧,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广博知识的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创新能力欠佳。
二、寻找就业对策,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第一,新生入学后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奋斗目标,并为之有步骤地做好安排,指导毕业生多考虑如何适应社会的要求,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及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学
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