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对wnt6基因表达及鹅羽绒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赵明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吉林 130118)
[摘要]本文以吉林白鹅为研究对象,饲喂不同添加量铜日粮,结合Wnt6基因表达测定试探讨铜对鹅羽绒的促生长作用,重点介绍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并提出试验难点和试验预期。
[关键词]铜羽绒生产 Wnt6基因表达试验方法
前言
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铜大量存在于各种岩石和矿物中,自然界中铜以CuO、Cu+、Cu2+二种氧化态形式互相转化。在生物体中,铜是最基本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1,2],铜至少存在于30多种酶中,铜通过多种酶参与机体的代谢、氧化磷酸化、自由基解毒、黑色素合成等过程,并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稳定性。在动物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3,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铜一直作为一种有效的促生长剂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利用,高剂量铜己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廉价、使用方便的促生长剂。然而,不少的饲料添加剂厂家、畜禽养殖生产者为了追求效益,在饲料中盲目添加高铜,造成了畜禽铜中毒、亚临床中毒的发生。2004年1月,欧盟法规限制了饲料中铜的添加量标准,鹅最大耐受量100mg/kg[5,6]。
鹅羽绒品质和产量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在性状的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发挥着主要作用,但目前关于鹅羽绒性状形成的遗传调控机理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尚不多见。近几年,在哺乳动物、人类和鸡方面的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是调控毛囊形态发生和生长的核心通路,它所涉及的有关因子的基因变异及其表达调控对绒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有些调控通路及其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作用和调节机制仍然不清楚,而且有些信号分子在哺乳动物与禽类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7,8]。因此,笔者依据自己的硕士论文,从铜的促羽绒生长和19种Wnt基因[9]选取Wnt6做基因表达试验,试探讨不同日粮铜添加量对鹅羽绒的促生长作用,以供有关专业同学参考,下面介绍实验方法。
—25周龄吉林白鹅中随机选取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编号,称体重,采用翻肛鉴别性别。
注示:
CK(对照组):试验日粮0mg/kg铜添加量。
T1(试验一组):试验日20mg/kg铜添加量。
T2(试验二组):试验日50mg/kg铜添加量。
T3(试验三组):试验日80mg/kg铜添加量。
附:不同Cu添加量日粮配置方法
先根据整个试验期计算好基础日粮的总体饲喂量,根据下图配方配好基础日粮,,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后采用逐级预混的方法配置,最后用混料机混合10分钟以上,以保证Cu充分混匀,防止部分饲料中Cu含量超标,引起铜中毒。如果是夏天可以采用喷雾法配置,这样保证铜混合充分均匀,但要及时对试验日粮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其受潮霉变。
饲养试验
饲喂:第一次上料给水,8:00,只鹅给料量 100—150g;第二次上料给水,12:00,只鹅给料量 100—150g;第三次上料给水:16:00,只鹅给料量 150—200g。
要求:(1)每天早晨上料前要清除前一天剩余饲料,并称重。(2)每天早晨要清洗饮
铜对wnt6 基因表达及鹅羽绒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