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厂安全管理制度
在设计粮食筒仓车间时, 要考虑粉尘爆炸问题, 尽量使筒仓道线远离办公区和生活区, 距离
不小于 30m ,在小于 150m 的工作间,工作人员不超过 10 人,可设二个安全出口,疏散梯
道宽不小于 ,走廊宽不小于 ,疏散门宽不小于 ,每个仓顶应设独立的人孔和
空气置换装置,不能相互连通,主要产尘车间应设泄爆装置,人孔不小于 800× 800mm 。
原则是工艺设计合理,选型正确,正常维修,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和消除火源,防止磨擦发
热、撞击打火,消除引火、引爆部位,简化工艺流程,避免多次提升,采用防爆式斗提机,
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 设有自动报警、 自动停车等保护装置, 设计制造储运设备时应考虑可
拆卸或便于维修。 同时要考虑便于通风除尘和防爆系统正常工作。 从生产设备上要选择符合
国家电气法要求的电器, 有防尘防爆性能的设备, 降低提升机和其他输送机的线速度, 减少
粮食破损,在原粮输送机上安装永久性磁铁,清除粮中的金属物。
、扬尘点,控制环境粉尘浓度
对于储运生产过程中产尘或扬尘岗位, 应减少产尘和扬尘点, 控制粉尘扩散, 降低周围空间
的粉尘浓度,使粉尘浓度不超过 10mg/m ,我们控制了粉尘浓度远于爆炸极限之外,自然也
就控制住粉尘爆炸的发生。
对于产尘或除尘系统内,应侧重于消除引火点,提高风速,或分级削减粉尘浓度。
在这里应强调的是, 有些人常认为有了通风除尘系统, 就可以消除粉尘爆炸的危害。 这是错
误的,因通风除尘仅能改变环境粉尘浓度, 而把粉尘爆炸的危害性转移到除尘系统内, 所以,
除尘系统内却常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危险源, 如不在除尘系统内采了有效的防爆技术措施, 仅
靠通风除尘是难于防止粉尘爆炸。这是国内外粉尘爆炸事故现场
证明的一点。 因在除尘系统内粉尘浓度基本都在爆炸极限内, 又是一个较封闭的空间, 各种
撞击、磨擦、静电、明火、阴燃等引火几率高。
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中,改变粉尘浓度是不客观、也不经济的, 我们只能提高运行风速, 负压
工作, 采用防爆风机和防爆电机,消除引火点,在系统内采用阻燃和防静电材料, 设有良好
的接地,设有泄爆和清扫口,并设有压力、温度等险情预报和监控系统,当系统内出现险情
时将自动停止主机工作, 各防爆抑爆系统自动工作, 生产设备启动前 10 分钟启动除尘系统,
生产设备停止工作 10 分钟后再停止除尘系统工作。
。
防止产尘车间其它部位发生粉尘爆炸主要应加强车间的清扫, 消除设备和环境积尘。 清除方
式最好采取负压吸附式清扫法,这可避免粉尘“搬家”,或有死角清扫不到。不宜用喷淋等
湿法清扫,因可燃粉尘在一定温度下,易产生可燃气体,挥发在空间。
对积尘的危害不能低估, 因它是爆炸最重要最危险的尘源, 对于粉尘爆炸积尘状态比悬浮更
危险,其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最大,造成的破坏力也最大。
所以有效消除积尘是防止粉尘爆炸的主要措施之一。
、抑爆与隔爆措施
对于粉尘爆炸: 一方面是消除形成粉尘爆炸因素, 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另一方面就是
淀粉厂安全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