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身、齐家、治天下 ( 大学 ) ,不豫则废。 (中庸 )
3.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 )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 )
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
6. 苛政猛于虎。 (礼记 )
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
8.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9.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 )
10.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家经 )
11.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 )
12. 知耻近乎勇。 (礼记 )
13.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 )
1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 易经 )
15.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 )
16.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 礼记 )
17.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 冠子 )
18. 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 )
19. 皇皇不可终日。 (礼记 )
2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 )
21.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 礼记 )
2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
2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
1/17
2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
25.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论语 )
26.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
27.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
28.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
29.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 )
3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 )
31.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孔子 )
32. 道不同,不相为谋。 ( 孔子 )
33. 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 )
34.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 孔子 )
35.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 )
3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
37.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 )
38.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
39.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
40.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
41.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 )
42.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 )
43.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 )
44.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 )
45. 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 )
2/17
46.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 )
4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
48.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 孔子 )
49. 见义不为,无勇也。 ( 孔子 )
50. 士可杀不可辱。 (孔子 )
51.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 )
5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 )
53.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 )
54.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 )
55.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 )
56.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 )
57. 众恶之,必察焉 ;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 )
58. 损者三乐 :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 )
59.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 )
6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 孔子 )
6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
6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
63.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 ,不逾矩。 ( 孔子 )
64. 识时务者为俊杰。 (孔子 )
65.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
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
3/17
6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 )
6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 )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
69.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孔子 )
70.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 )
71.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
7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 )
7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
74.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
7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
7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
77. 朝闻道,夕可死矣。 ( 孔子 )
7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
79
经典诗句5000千年沉淀的精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