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过节的饮食风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陕西过节的饮食风俗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地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饮食原南倚秦岭山地,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到撞关渡口,以产小麦为主,还有玉米、谷子、豆类等,一年两收。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形成了其特有的饮食风俗。
一、日常食俗
关中地区人民的饮食,随着节令的变化,一年四季不同。一般地说,冬天,大家喜食烩面片、烩菜等热腾腾的饭菜;夏天,爱吃煎饼、面皮子、凉拌三丝等。随着夏秋两季农作物的收获,饮食也有变化。如夏收后主要以白面为主食。旧社会贫苦农民只能“跟着碌碡过个年”,到了下半年,面粉短缺,只好以秋粮弥补,主要以包谷为主食,如包谷惨、玉米馍、搅团等。由于水田较少,蔬菜短缺,一般人家很少吃蔬菜。在肉食方面,以猪肉为主。近些年来,农村生活大大改善,主副食都有了很大改变,一年四季都以白米细面为主了。
关中地区面食的种类很多,主要分面条、锅饼和蒸馍三大类。
面条类:有近千种名目,如臊子面、旗花面、麻食面、炸酱面、油泼面、长面、短面、细面、奤奤(音pǎn)面等。细分起来,东府(大荔一带)面和西府(宝鸡一带)面又有不同。西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细”字,最细的象头发丝那么细。谚云:“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东府的面条,其特点在于一个“宽”字,最宽的象宽皮腰带。被列为陕西 10大怪的“油泼子奤奤面”,即属此种。
锅饼类:乾县锅盔、煎饼菜卷、油旋饼、千层油酥饼、石子馍、合页饼、烧饼、韭菜盒等。
蒸馍(馒头)类:蒲城蒸馍(椽头馍)、合阳面花(花花馍)、兴平云云馍、金线油塔、蒸麦饭等。
小吃类: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黄桂柿子饼、泡泡油糕、海味葫芦头、腊羊肉、粉汤羊、烧驴腿、钱钱肉等。
二、岁时食俗
春节:春节前各户都要杀猪宰羊,做成熟食或半熟食,蒸制大量的馒头, 包子、花花馍、花糕、油塔等,以备过春节食用。每年旧历除夕,普遍吃饺子、臊子面或大米饭,要设盛宴,一般要摆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以炒菜、凉菜为主。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席间的酒,多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白米稠酒为主正月初一早起,全家吃酒席。主食以臊子面、饺子为主。初五以前不烧干锅,不做新菜。
元宵节:关中人叫“过小年”。是日吃元宵,喝米面茶。
端阳节:家家吃粽子、油糕、绿豆糕,喝雄黄酒,戴香包,插艾叶,蒸“艾馍馍”。还用面做成各种水果和各种动物形状的馍,如蚕、鱼、鸡、鸭、白菜、葫芦等。
中秋节:吃月饼,蒸娃娃糕、虎头糕、狮子糕、鸡鸡糕、石榴糕等都要在糕上插上浮花或飞禽走兽,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重阳节:节前家家都要酿制菖蒲酒,蒸花花馍,准备好野餐的食物。重阳节蒸制的花糕馍不仅是自己家人野餐的必备食品,也是节日期间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的特定礼物。
冬至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长臊子面。还普遍吃饺子,据说吃饺子不冻耳朵。
腊八节:这天要吃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豆,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而成的一种粥。
三、礼仪食俗

关中人订婚时,以男方为主招待舅家、姑家、姨家亲戚。一般是喝酒上四盘菜,吃饭上八大碗菜,叫做“十二件子”。饭后舅、姑、姨送给未婚媳妇见面钱。
结婚那天,举行隆重婚礼,宴请宾客。一般亲戚行礼是6个糕子(用面粉制做的花花馍),舅父、

陕西过节的饮食风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