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夜间急诊值班护士的自我保护.doc浅谈夜间急诊值班护士的自我保护
赵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四川成都610072) 【】R471【】B【】1672-5085 (2013) 29-0266-01
【】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医患关系H趋紧张。急诊科又因其急、忙、多学科性、涉及暴力事件多等特点,而成为医疗纠纷多发地。护理人员被殴打、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尤其在夜间,急诊病人急症多,病情变化快,而护理值班人员配置少,工作独立性增强,安全隐患更加凸显。如何采取防范手段,实现自我保护,笔者愿将自身的体会与各位同事分享。
【关键词】夜间急诊护士自我保护
急诊科承担着院前及院内双重急救任务,以急、忙、多学科性及涉及暴
力事件多为特点,且是所有急诊病患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医护工作量大,成为医疗纠纷高发地。尤其是夜间,值班护理人员少,工作持续时间长,而单位时间内就诊患者多,如遇群体食物中毒或者三无人员,在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还要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各种合理要求,值班护士心理压力巨大。除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夜班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时都无法保障。在此,就夜间急诊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问题和如何实现自我保护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1潜在安全问题
,病情变化快,家属缺乏心理准备,入院时往往情绪暴躁、易怒;酗酒,打架斗殴的患者往往动作粗暴, 出言不逊;加之近年来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加深医护间矛盾;部分病人及家属不尊重护士,轻则辱骂,重则殴打。
,设备检查不及时,夜班护士未能认真进行物品交接,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抢救效率。
•风险、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理队伍H趋年轻化,部分
低年资护士,缺乏成急能力,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差,出现纠纷吋,不知道如何取证、保护自己及医院利益,这是护理风险产生的最大根源和危害最大的原
因[1】。
,护士又多为女性, 如遇生理周期,难免疲乏闲倦,出现精力相对不集中的情况,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就会造成护士的服务意识与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期望值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患者或家属指责护士态度差,解释不耐心、不耐烦,从而导致护患之间的冲突。
2实现自我保护措施
,冇可能就因为护理人员一时的疏忽,未能及吋观察到病情变化,而使其失去了抢救治疗的机会,造成病人致残甚至致死的严重后果。所以,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学习,真诚对待每一位病患。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对《举证列举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等与护士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要有所了解,掌握“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加强证据意识的培养,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吋,处于举证困难的被动局面。
,是自我保护最为重要的措施。护理记录要体现护理的责任感和证据意识,在记录的内容、格式、要求和
浅谈夜间急诊值班护士的自我保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