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陈氏大显祖 - 陈魁公
汀州自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设立,历宋元明清析地置县,至清代辖
长汀、宁化、上杭、武平、连城、清流、明溪(或永安) 、永定,称汀属八县,
为纯客家民系。建国后,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划归三明市管辖,新罗、
漳平划入汀州,现统称闽西(龙岩市) 。闽西不仅是共和国的红色摇篮,也是
世界近亿客家人的祖地,又是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土楼的所在地。汀州祖地
客家人弘扬“爱国爱乡,团结互助,崇文重教,敬祖睦宗”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是历史上从大中原范围南迁汉人后裔所形成的特殊族群,陈氏是
客家中的重要家族。在闽西的永定、上杭、武平、长汀、宁化一带,赣南、
粤东、粤北等地繁衍甚广。在客家的陈氏族谱中,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堂号、
郡望,但若论及祖源地,都一致认同陈州,以始封陈国的胡公满为始祖,以
颍川为郡望,而不是其他支派。江州义门是颍川陈氏的一个最大支脉。江州
义门汀洲庄陈氏始祖陈魁公是汀州客家陈氏公认的始祖、大显祖。
汀州庄陈氏属皇封“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的望族之一,汀州庄陈
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枝繁叶茂, 繁衍昌盛。汀州庄始祖陈魁公(号参琉) ,
宋进士,北宋中期担任汀州太守,公元 1063 年江州义门奉旨分庄,魁公分得
汀州庄, 遂带家口 97 人迁至福建汀州居住。魁公妣李氏、 刘氏,生五子:昆、
仑、嵩、岳、峰,号称“五山” 。宋末,“五山”兄弟及后裔因避兵祸(元兵
之乱)迁居宁化石壁陈德村,繁衍生息 100 余年后陆续南迁。汀州庄陈魁公
脉下“五山”兄弟称为汀州庄五大房支脉。根据全载,汀州庄
陈魁公“五山”支脉后裔地域分布特征可概括为三句话:一、 “扎根闽西南”:
闽西永定、上杭、长汀、武平、连城、新罗、宁化,闽南漳州、南靖、平和、
漳浦、诏安等地;二、 “播迁南中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诸省;三、
“发迹百越地”: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总之,汀州庄裔孙已遍布
南中国诸省包括闽、粤、赣、湘、鄂、桂、浙、沪、琼、云、贵、川、渝、
冀、台、港、澳等省区,繁衍总人口有数百万人。
陈魁公生五子名为昆仑嵩岳峰,人称“五山” 。大房昆公迁闽南,闽北顺
昌、邵武、泰宁,传至 89 世兴宗公由安溪县迁永定县龙潭镇虞溪、 铜联两村,
繁衍人口 3000 余人,有一支脉迁浙江嵊县,再由嵊县转迁台湾,成为台湾一
大脉派。二房仑公迁闽东南古田、宁德、福清、莆田等地。昆仑两公后裔迁
台湾、南洋一带较多。四房岳公迁广东大埔、曲江、和平、广西等地。三房
嵩公、五房峰公之后裔大都迁往上杭、永定、武平、长汀、宁化,再迁广东、
广西、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区。陈嵩长子陈铨的 12 代裔孙君甫是杭城太平
门上畔小街陈姓开基祖;陈嵩次子陈锡的第五代裔孙文斌在杭城东门汀江岸
边开基;陈嵩三子陈钦的第四代 ( 陈实第四十七世 ) 长房裔孙陈七郎 ( 孟二郎之
子 ) 是上杭下都乡象栏村开基祖;陈钦的另一系第四代 ( 陈实公四十七世 ) 孙
(仲八郎公之子)梅山、梅宗、梅嵩、梅佐、梅安、梅玉兄弟,世称“六梅” ,
他们均于宋理宗淳年间先后徙出宁化石壁:老大陈梅山移居上杭丰朗村,他
的长子百一秀裔孙聚居在旧县、临城为多,也有分迁武平及江西的;永定的
金砂坑、田心寨有
汀州客家陈氏大显祖-陈魁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