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缅怀先烈
第一篇章了解清明节
民风民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
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
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
掉酒食回家。
祭扫
踏青春游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
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习俗。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第二篇章忆先烈
陈寿昌,又名陈希堪,镇海人,1906年10月,出生在镇海县城关镇李衙前一个书香之家。祖父是个举人,后被有钱人家聘为清馆(合伙聘请的家庭教师),在武汉教书。陈寿昌少年时代,目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瓜分中国,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萌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的哥哥是学生运动的骨干,为抵制日货,到处奔走呼号,不幸积劳成疾,得了肺病,不治身亡。在学校举行的追悼会上,年仅13岁的陈寿昌代表家属致词。这对少年时代陈寿昌革命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1934年初,陈寿昌率红十六师转战湘鄂赣边区,在崇阳县高枧乡老虎洞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同年11月22晚转移至金塘镇河坪村时壮烈牺牲,年仅28岁。时任湘鄂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央执行委员,兼任红军十六师政委。 陈寿昌烈士的生前誓言,令人震憾:“身许马列安等闲,报效工农岂知艰。壮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胆照人间。”
革命先烈主题班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