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考察报告
篇一:沈阳考察报告
沈阳考察报告
XX年10月19日至10月21日,我们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8和09级的学生在院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奉天——沈阳,在这金秋送爽收获的季节里,我们也丰收了历史知识。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大家收获都很大,受益匪浅,现在我将个人的考察体会报告如下:
一、简要说明
沈阳实习考察是历史文化学院的一次独具特色的教学活动,也是历史系的学生参观旅游、陶冶历史情操的教育实践。本次参观了五个地方,包括: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大少帅府(张作霖,张学良故居)、九一八博物馆、北陵公园。这五个地方可以说涵盖了整个沈阳城的历史文化特色,此行充分体现了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奉天城。
二、考察实录
(一)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辽宁省历史博物馆我们赴沈阳的的第一站便是辽宁省博物馆,我们怀着无比兴奋地心情走下旅游车,眼前一亮,省博物馆整体建筑典雅华贵,气势恢宏。辽宁省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享誉中外。在馆藏十万余件藏品中,以历代书法、绘画、丝绣、东北地区出土文物精品以及辽瓷、货币、碑刻、古地图等为馆藏特色。该馆馆藏文物共18大类,10万余件。其中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绘画、丝绣、古地图、辽代陶瓷等珍品荟萃,驰名中外。馆藏考古类中,有近年来出土的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和辽西红山文化遗物,是研究人类早期
史、中华5000年文明起源史、宗教思想史及雕塑艺术史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我们去的当天正好是四楼里辽河文明的专题展览,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辽河文明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的历程,这个专题展我总结有以下特点:1、视角独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2、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相融为一体,雅俗共赏。,展览氛围浓郁,特色鲜明;4、功能先进,设计精到,风格独具。辽宁省博物馆此行让我们穿越时空充分体会了当时辽河文明的兴衰。
(二)清初皇宫奉天行宫——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当时由于当时的皇帝比较怀念自己的草原生活喜欢绿色,所以下令将沈阳故宫瓦边镶为绿边。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南端为照壁、东西朝房、奏乐亭;前院有
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沈阳故宫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而言,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名因为沈阳故宫而精彩。
(三)历史父子名人故居——帅府
我对张学良张少帅的敬仰已经非常久了,这次荣幸来到他的故居,心中的兴奋难以压抑。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四周围筑有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内部分为东、西两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体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三进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间,呈目字形。花园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建于二十年代。曾作为他的公署。其中,一楼是会客场所,用作接待中外要员,商定军机大事之处;二、三楼是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大青楼一楼正中是会客厅,因有两只老虎标本陈列其中,故称老虎厅。二十世纪20-30年代,张氏帅府中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解放后,人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这一建筑群,于1996年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帅府果真很帅,让我体会
到了当时真正的民族英雄的气势宏伟。
(四)勿忘国耻爱国教育基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事变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国耻而修建。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史料及多种展示手段反映了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奋起抗争、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教育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沈阳故宫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