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之证据、指南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李焰生
急性期/康复期的药物治疗
抗栓
血压/血糖控制
神经保护
其他
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降压药
抗栓
他汀
抗凝
其他
缺血性卒中的长期复发危险
1年为11%,5年为26%,10年为39%
18-50岁者,20年的缺血性卒中累及复发危险为19%
复发危险因素:
1)血管性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2)症状性血管病:卒中、MI、PAD
3)不稳定血管病:内囊预警综合症
4)脑栓塞:AF等
5)其他:MCB
TIA 或小卒中后卒中的复发危险BMJ 2004; 328: 326-328
已发生过一次事件的患者,在其他血管床上面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高风险
冠心病: % (% 2个血管床; % 3 个血管床)
脑血管病: % (% 2个血管床; % 3 个血管床)
外周动脉病: % (% 2个血管床; % 3 个血管床)
CAD
CVD
PAD
Cerebrovasc Dis 2008;25:366–374
INTERSTROKE
“其中高血压对所有卒中亚型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颅内出血性卒中尤为危险1。这里最重要的信息是,这些可发现诊断的危险因素对于减少卒中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甚至远比我们预期的要重要。”
“INTERSTROKE研究包括22个国家共3000例初发急性卒中和3000例对照病例,其中81%来自于东南亚、印度及非洲等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10个可控危险因素解释了90%的卒中风险
*For the protective factor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 population-attributable risks are provided for individuals who do not participat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危险因素
人群危险因素对卒中风险
占比, % (99% CI)
高血压
(–)
吸烟
(–)
腰臀比(tertile 2 vs tertile 1)
(–)
饮食风险评分(tertile 2 vs tertile 1)
(–)
体力活动
(–)
糖尿病
(–)
酒精摄入
(–)
心源性因素
(–)
脂蛋白 B 与 A1比值(tertile 2 vs tertile 1)
(–)
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
(–)
抑郁
(–)
INTERSTROKE: 人群卒中风险因素
O'Donnell MJ et al. Lancet 2010; available at: .
ATPIII的有关定义
主要危险因素(除高LDL-C外):
年龄(男45/女55)、吸烟(近1月有过)、高血压(140/90或用药)、低HDL-C(小于40)、早发性CHD家族史(一级亲属男55/女65)
CHD风险等位症(10年CHD风险大于20%)
1)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PAD、颈动脉病(症状性或50%以上狭窄)、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病
2)糖尿病
3)无症状,有多个危险因素(10年CHD风险大于20%)
4)卒中
极高危人群
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伴有:
1) ≥ 2个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糖尿病);
2)严重和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
3)代谢综合症的多个危险因素(特别是TG大于200和HDL-C小于40)
4)急性冠脉综合症
卒中二级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