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交流分享
《摆脱贫困》
书籍内容介绍
人物图片介绍
读后心得交流
指导意义
目录
《摆脱贫困》—内容概况
《摆脱贫困》一书是于23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他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摆脱贫困》—人物图片介绍
1988年至1990年
1989年12月2日,带领机关干部在宁德市参加劳动
1989年同志带头参加劳动
1989年12月2日同志在南际水利工地劳动
《摆脱贫困》—人物图片介绍
《摆脱贫困》—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如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等,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读后心得交流
读了这本书,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同志的着眼点不仅仅是他曾经工作的地区,也包括整个国家和民族;不仅仅是贫困本身,也包括产生贫困的历史背景和深刻根源。他在告诫我们,只要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国家就是贫困国家;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摆脱贫困》—读后心得交流
《摆脱贫困》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弱鸟如何先飞》,提出贫困地区要有“先飞”的意识;如何做到丰满羽翼,并且达到“飞洋过海的艺术”。最后归结到要有“鸿鹄之志”。这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有一种诠释。
自尊、自信、自强不是盲目自大,坐井观天。必须“提倡振奋精神,不能自己贬低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同时,违背经
《摆脱贫困》读书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