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莒县内八景、外八景.docx


文档分类: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莒州八景
莒县外八景: 浮来夕照、 屋楼春晓、 西湖烟雨、 洛山樵牧、 马鬐耸翠、 书院夜诵、
山寺晚钟、沭水拖蓝。
浮来夕照指的是秀美的浮来山在夕阳辉照下, 映现出的奇异景象。 浮来山又名浮
丘,位于莒城西 9 公里处,三峰鼎峙, 拱围相连,龙盘虎踞,逶迤连绵。阅尽
沧桑三千载的“天下银杏第一树” ,号称“活化石”,以其高  米,胸围 
米的雄姿,巍然屹立,令世人叹为观止。千年古刹定林寺,为山东省现存最古老
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另外,刘勰著书立说的“校经楼” ,郭
沫若先生亲题“文心亭”以及名闻遐迩的浮来山八景等,在夕阳映照下,紫光熠
耀,堪称奇观。
屋楼春晓一景中的“屋楼”指位于莒城东 10 公里的屋楼崮,也叫屋楼山。北坡
壁立如削,山顶有高数十米的峭壁,壁下有一甘冽清泉,四季不竭, 俗称神泉。
山上景观颇多,如南天门、日观台、阎王鼻子等。 《重修莒志》载 : “山建浮屠七
级 , 高十仞 , 陟其巅 , 可眺海”。据出土文献考证,早在 5000 年前,此山已是莒地
先民观日出、定春秋的山巅。
西湖烟雨景观原址在今莒城西郊。 明代之前, 尚是碧波连天的湖泊, 后经地震和
大水,今已变为良田。
洛山樵牧之洛山,又作络山、落山。主峰在莒北三十里,今洛河乡境内,山北面
有洛河流过。《重修莒志》载:“洛山高二十四丈,山上有洛山寺,依山而建,错
落有致,晨钟暮鼓,香烟缭绕” 。樵夫牧童踏着落日的余晖自山间归来,别是一
番景致。
马鬐耸翠中的主景马鬐山位于莒城东南 35 公里处,海拨  米, 犹如烈马扬
鬃之势。此山涧幽谷深,景色迷人。望海峰、擎天柱、仙人洞、马鬐潭等景观鬼
斧神工, 堪称钟灵毓秀。 传说北宋著名学者杨光辅曾在此攻读讲经, 南宋红袄军
曾踞此抗金,元末红巾军曾在此集结反元。主要遗迹有:杨光峡、观星台、红袄
军古寨、斩将台等。如今的马鬐山,景色更加秀丽,登上山顶,远眺黄海,俯瞰
群峰,青峰滴翠,飞瀑流湍,如临仙境,令人乐而忘返。
书院夜诵景观在莒城南部,城阳中学东北方。文献记载,春秋时期曾子、子夏在
莒为官,政绩卓著,在莒城南部设立书院,广招学士,并亲自登堂授课。当时的
这一莒国最高学府“槐荫蔽空,芸窗秋爽” ,书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雅,为莒国
强盛、民风淳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沦海桑田,世事变迁,书院早已不复存在,但
人们怀想当年胜景, 常有文人学士来此吊古兴思, 不胜感慨。每逢晨风夜露之际,
人们常闻琅琅诵读之声。
山寺晚钟之景中的山寺相传为城东 10 公里的屋楼山寺 ( 明宏治年间建 ) 。寺中建
七级宝塔,高数十仞,登上塔顶, 可东眺黄海,西俯沭水,每到傍晚,寺内传
出如怒鲸吼鸣之钟声,飘过莒城,音及浮来,令人陶醉,催人奋发。
沭水拖蓝景观在莒城东约  公里处。沭河从莒城东绕城而过, 城东北方又有袁
公河汇入,由于沭河发源于山区,流经丘陵地带,而袁公河从莒中平原流入,水
中所含成分有异,因而汇流后,在同一条河里形成了一段清浊分明的两股水流,
清流泛出淡淡的蓝色,好似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带子,故称“沭水拖蓝” 。解
放后,两河上游分别修建了青峰岭和仕阳两座水库, 水患得到了治理, 已很少见
到这一景观。

莒县内八景、外八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ouhui91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