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作者: xxx 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
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
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
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这四百个人物的形象可谓个个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本文选
取《三国演义》中具有代表性的六位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对其性
格和命运进行解读,探讨其性格和命运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物形象、曹操、诸葛亮
引言:书中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诸葛亮是作者
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
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
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
“
关羽“威猛刚毅” 、 义重如山” ,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 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 礼贤下士、
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一、曹操——奸绝
《三国演义》 中罗贯中把曹操描绘成一个权谋机诈 , 无比凶残的人物 , 作者把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
罪恶 , 生动地集中在他身上 , 使他成为典型的统治者形象。 小说中的曹操 , 是一个有着无穷贪欲和权
势欲的人物 , 但他又把 " 宁教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 " 的自私残忍的灵魂掩藏起来 , 用假仁假义 ,
小恩小惠去笼络 , 收罗人才 , 为他所用。在小说中 , 作者还刻画了他的另一面 , 即作为亲自统帅千军万
马南征北战的统治者 , 曹操是一位有胆略的政治家和有才能的军事家。他统一了北方 , 结束了北方诸
侯割据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
一开始 , 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 " 主导情感 ":" 乱世之奸雄 " 。可贵的是 , 作者并没
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 , 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 " 颍川之战
", 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 ," 大杀一阵 , 斩首万余级 ", 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 此后 , 他又跟
随皇甫嵩讨张梁 ," 斩张梁于曲阳 "," 发张角之棺 , 戮尸枭首 ", 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替父复仇进攻
徐州时 , 曹操传令三军 " 但得城池 , 将城中百姓 , 尽行杀戮 "," 大军所到之处 , 杀戮人民 , 发掘坟墓 ", 失
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 , 滥杀无辜 , 显得特别残暴不仁 , 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 刺卓逃难 ", 曹操明知
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 , 还要一错再错 , 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 " 杀吉平 ", 曹操
更加显得无比残暴 , 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 , 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 , 割掉吉平的舌头 , 吉平撞阶
而死后 , 曹操仍不解恨 , 还要 " 分其肢体号令 " 。 " 顺我者倡 , 逆我者亡 ", 成了曹
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