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背后的苍凉
【摘要】: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难得的以团圆结局的作品,但这种团
圆实为其悲剧内核的外壳。 它虽然让两个人走进婚姻殿堂, 但表面看似圆满的结
局背后却隐匿着沧桑,透露出看破红尘后的彻骨悲凉。
【关键词】 : 张爱玲;圆满;流苏;苍凉。
张爱玲, 这一廓在我心中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 读她的作品, 就如在原本漆
黑的夜里更品其平添一份凄凉,总感觉她生活在遥远的年代。张爱玲是 20 世纪
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 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
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在新文学的脉络中,她是一个异
教,以自己的感觉融合了现代文学和传统小说双重的传统, 她作品中的人物更现
实更真切,她在小说创作中往往表现出探索人生意义的浓厚兴趣。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香港, 来自上海的白家小姐流苏, 经历了一次失败的
婚姻,回到娘家。七八年后,前夫的去世又让她不得不面对生存的焦灼与无奈,
而命运的转机却在下个路口。 她偶然认识了多金单身汉范柳原, 她决定用她的前
途来下注,远赴香港。 流苏为了为自己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与范情场斗法,
原本以为以流苏的失败寡居香港而告终,可是就在范离开之时,香港之战爆发,
范便折回保护流苏, 在生死那一刹那间, 两人体会到了一对平凡夫妻的真心, 最
终结婚。
谈论一个作家的作品, 不能离开作品产生的年代、 社会背景、 作家的人生经
历。 1941 年末,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毕业半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了
香港,张爱玲与市民们度过了恐怖的日日夜夜, 这段经历仅使她对人类懦弱的利
己主义理解更为深刻。 这正是形成她创作风格、 创作思想的根源! 她在解放初期
的出走香港后到美国, 也显出她的英明。 她后来虽没有太多的小说问世, 可也有
不少学术上的成就 。1943 年九月成就的《倾城之恋》可称是她的经典之作,描
述了一段关于普通人虚伪市侩的爱情。 《倾城之恋》 写在与胡兰成认识之前。 《倾
城之恋》 里乱世浪子范柳原没抛弃白流苏, 乱世成全了一对平凡夫妻。 张爱玲与
胡兰成的爱情,乱世没有成全她。倾城如流苏 ,骄傲如张爱玲,她爱上有家有室
的胡兰成,竟也只管快乐做着他的小女人,为他下厨,为他穿上绣花鞋,为他,
落下一颗一颗的泪。在他抛弃她之后,她降下自尊,千里寻他。乱世里的浪子胡
兰成是个特别不堪的旧时文人, 倒显出张爱玲分外的豪侠丈义。 张爱玲与胡的信
件只短短的几句话便已作结。 “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自私
的女人。 ”张爱玲经历了从封建社会逐步走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经历了太
平洋战争, 目睹了香港沦陷, 经历了属于她的旧式大家族的衰落, 但她毕竟是出
自极为封建的旧式家庭, 她很难走出自己, 因此,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很少涉及时
代重大的政论课题, 而用全部的感知中产阶级以及市民阶层的世俗化的生存境遇
去写作。而在描写炎凉世态和庸俗市民时, 又有着女作家少有的宽阔胸襟和成熟
淡漠。
作为一个女性,张爱玲是不幸的。胡兰成给了她爱情,赖雅给了她婚姻,最
终爱情背叛, 婚姻被带进了坟墓。 张爱玲将自我人生的凄惨爱情移植给她笔下的
都市男女,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中尽是一幕幕爱情的悲剧。 《倾城之
论文倾城之恋--圆满背后的苍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