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共十七章, 书中并没有作者集中笔力刻划的主人公, 着墨较多的是二
, 着重写了月英、 五姑姑
的姐姐等几个女人的悲惨遭遇。
前十章描写的是“ ”事变前哈尔滨附近的一个村庄“人和动物一
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生活。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生活却包藏着血和泪的重压。
这些被弃置在荒漠大地的人们, 对于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 但是总摆脱不了
穷困的蹂躏和愚昧的捉弄: 月英因生病被丈夫折磨致死; 年轻的媳妇因难产和受
虐待而丧生; 王婆因耐不住生活的痛苦而服毒自尽; 而金枝的孩子因为丈夫一时
气愤而被摔死......他们生活得草率而艰难,同时作品也表现了他们对于这种
生活的愤恨与不平。 农民们终于在赵三和李青三等人的带动下, 组织了“镰刀会”
进行了一次自发的反抗地租加价的斗争, 斗争虽未正式行动即失败了, 然而这次
事件所激起的火星,却深深地埋藏在人们心里。
作品的后七章,后七章描写“”事变之后农民历起抗日的经过和情
形。“”事变后,亡国的现实促使人们从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原来那
些似乎浑浑噩噩地生活着的农民们, 猛然增加了民族意识, 眼光开始转向对国家
命运的关注。萧红在这部共17章8万字小说里, 不仅写了奴隶的悲剧及其抗争,
但她的更多地投身在奴隶之奴隶-农村贫苦妇女身上, 通过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
的两种体验――生(生育)与死(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来反映对于
生的坚强及对于死的挣扎的。
《生死场》本文描述了善良无辜的乡村妇女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受尽摧残与
折磨后再默默地死的那种无限轮回, 着力表现了女性的身体之畸, 她们作为男人
泄欲的对象和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就是她们的生活状况。 首先,萧红是以身体的
“畸”变来展现乡村女性可悲的生存状态的, 《生死场》前十章中充溢着受病痛
折磨所致的身体变形与死亡的毁形的种种可怕之处 .月英是“从前打渔村最美丽
的女人” ,“她是如此温和,从不听她高声笑过,或是高声吵嚷,生就的一对多
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 ”她在瘫痪
之后却受尽丈夫的折磨, 变成了可怕的怪物: 身体的下半部分浸泡在粪便里, 腐
烂而充满着蛆――
“她的眼睛, 白眼珠完全变绿, 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 她的头发烧焦
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 ”其次,《生死场》中
对“生”与“死”的描写是纯粹动物性的,绝没有一点抽象意义上的观念,它完
全是纯身体感受的, “生”就是女人的生育,它并不伟大,也没有一般传统话语
所描写的“伟大”与“崇高” 。 “生”就是生活与生育,它与“死”一样是女性
必须面对的可怖事实, 在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面前, 年轻的生命一个个倒下去。
“这庄上的谁家养小孩, 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 我就去拿着钩子, 也许用
那个掘菜的刀子,把孩子从娘的肚里硬撑出来。孩子死不算一回事。 ”(王婆语)
在同一个阶级中, 相对于男人而言, 女性处在何等残酷的地位, 如果乡村雇
农的生存境遇如同奴隶一般的话, 那么乡村妇女的生存境遇就是 “奴隶的奴隶”。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民族造成的伤害, 在《生死场》 中是以男性父权专
萧红的生死场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