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文章标题: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柏坡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丰富红色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和保护绿色资源、提高纪念品水平等发展对策。
关键字:红色旅游西柏坡发展对策
1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昔日指挥所,今朝红色胜地。今日的西柏坡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
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建、管、用并举,已修建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览馆、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西柏坡影视厅、五位书记铜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文物保护碑和新世纪青少年绿色文明园等10余处革命教育景点。不仅丰富了西柏坡的教育内容,而且扩大了西柏坡的社会影响,已经获得了“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04年,西柏坡的年接待人数由23万人增加到60多万人,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尽管已是寒意袭人的冬天,但是每天仍有2000人以上的团队来此参观。据西柏坡管理处透露,2004年以来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在2000人左右,其中一季度参观人数同比增长43,2005年2月下旬以来人数骤增,每天平均在8000人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还多。现在来西柏坡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从中央各直属机关到地方各个党政机关单位都有,既有省内各地区市的,也有除石家庄、北京、太原等周边地区外的,如新疆、内蒙古、甘肃、辽宁、上海、安徽、广东等距离较远省份的游客。游客绝大部分是机关单位组织来受教育的,也有部分组团的旅行社和个人的参观者。
2西柏坡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分析
有利的红色资源。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由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来到西柏坡。7月17日至9月13日,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从而大大推动了各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开展。
1948年9月,解放战争处于战略决战的重要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把握时局,抓住战机,组织和指挥了闻名世界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4万多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道路。
周恩来总理曾为西柏坡题词:“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在这一系列重要活动的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西柏坡精神。同时在西柏坡时期,在党内、军内暴露出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毛泽东同志未雨绸缪,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
西柏坡和井冈山、延安一样,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秀丽的山水风光,集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所有的这些红色资源都成为了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强大看点。
有
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