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李密
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是谁陈情?
2 、向谁陈情?
3 、陈什么情?
1 、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愿乞终养,不能就职)
3、陈什么情?
研读课文,体会精华。
李密的《陈情表》终于感动了晋武帝,晋武帝下诏同意让李密留下奉养祖母,赐给他两名奴婢以供驱使,并命郡县供养其祖母。那么,李密是如何陈情的呢?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示之以忠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思考:作者陈说自己的不幸有什么作用?
⑴可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怜悯;
(2)为下文“区区不能废远”作铺垫。
研习第二段: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
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要伺候卧床不起的祖母,婉言拒绝朝廷的恩遇。
——陈述进退两难之境
陈情表(原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