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课前提问
?
为什么有这样的参数?
?为什么?
?
?
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储留的综合征。
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 PaO2<8kPa(60mmHg) 和/或
PaCO2>(50mmHg)时可确诊为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分型
Ⅰ型呼吸衰竭:
PaO2<8kPa(60mmHg),
PaCO2正常或降低
A/V分流
V/Q比率失调换气障碍
弥散障碍
Ⅱ型呼吸衰竭:
通气障碍 PaO2<8 kPa (60 mmHg),
弥散障碍 PaCO2>(50mmHg).
从通气治疗的角度分型:
肺衰竭:低氧血症(A/V比例失调)
ARDS是典型代表
呼吸衰竭
通气衰竭(泵衰竭):高碳酸血症是标志
由中枢、外周神经系统或呼吸肌功能障碍所致
吸气时: - 胸内Pressure
- 腹内
Pressure
自主呼吸中“呼吸泵”的作用
机械通气时
自然进程的破坏:
“呼吸泵”作用的丧失
回心血量降低
对左心和肺血管的压力
心排量CO
低血压
其他副作用……
自主呼吸的换气过程:主动吸气,被动呼气
吸气
呼气
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
胸廓疾病: 外伤、创伤、胸水或气胸
呼吸道疾病: 慢支炎、哮喘、肺部感染、
ARDS、肺TB
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阻塞性血管炎、血栓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肺泡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
通气/血流比率失调
通气不足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弥散功能障碍及通气/血流比率失调缺氧。
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V/Q<
V/Q=
V/Q>
V/Q<
通气血流比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