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推动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突显出其勃勃生机和极大的潜力,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是无烟工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龙头地位,发展旅游业将会有力拉动餐饮、服务、运输等领域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以打造乡村田园景观、乡村生态景观、乡村建筑景观、乡村农耕文化景观、乡村民俗文化景观和农家乐构成。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内涵:乡村田园清新怡人、乡村生态赏心悦目、乡村建筑古色古香、乡村风俗引人入胜。这些与城市景观存在着巨大差异的自然、文化景观,是激发城市游客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我们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结合自身实际,对我县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一、乡村旅游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1、建立具有特色、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乡村旅游基地,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根据乡村与村落古朴的景观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在一些具有典型历史文化特征的古村落开展古村落观光游;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和农耕文化景观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游,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精心打造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红石古寨农家乐旅游观光项目,体验民俗风情,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开发红色风情演出,体验抗战时期军民一心的氛围。
2、乡村景观规划与风貌塑造应该保持乡村的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坚持景观乡土性与建筑功能现代性的统一。对于传统的乡村院落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进行合理塑造,按地脉肌理合理布置,与环境有机融合。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宜少忌多,遵循小体量、分散化的原则。在建筑材料上应充分体现自然、休闲、朴素、简洁的风格,用料突出环保化和生态化。
3、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要完成两个层次的功能规划:宏观层次上,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区域内现有乡村自然、文化景观为基础,建立综合性乡村旅游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和美化乡村自然景观风貌,打造临沭自己的品牌。微观层次上,在大环境内的合适地点具体设计相适应的项目,推介田间采摘、田间劳作等体验活动,这样,小景点依托大环境,大环境由各个小景点组合而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乡村景观开发重点应在“文化·情”上做文章。文化正成为现代旅游的“灵魂”、“核心”,乡村旅游应体现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还原和改造红石头古寨建筑文化、古老传统纺织印染文化、茶文化等。旅游审美实际是一次感情体验过程,情感享受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应在文化景观基础上突出情感的开发,这种情感即是“乡情”。它由乡村景观的社会价值部分体现,乡情的真实性、纯朴性、原生性是吸引旅游根本原因所在。
5、要营造乡村“天人合一”的和谐意境。乡村意境的规划以自然意趣、诗化田园为灵魂,挖掘农耕文化所承载的“以农为本”思想及人与自然和谐、政治秩序与自然规律和谐的思想,将“天人合一”的观念物化到规划之中。乡村旅游规划中应该保留自然和谐的乡村意境。其总体格局应该呈现出田园院落分散式的居民点体系布局、适度面积的农业耕地、林地、草地等自然景观体系布局,开发临沭红色旅游(刘少奇在山东、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观光、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道教和茶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细部处理上,应充分挖掘田畴、农舍、篱笆、沟渠、河塘、石磨、纺车等众多乡村景观要素,
做好乡村旅游产业规划 推动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