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船舶
J S 2000 - 6 - 06 第 17 卷第 6 期
J IAN GSU SHIP 21
电动起锚系缆绞盘链轮修理工艺探讨
甘永安朱桥
关键词起锚机链轮齿轮加工
D = 436mm
0 引言 HO
其它几何尺寸为 D1 = 520mm
内河船舶由于航道复杂及过闸较多,锚机设备 D2 = 480mm
使用频繁,出现的故障较多,其中尤以链轮为甚。更内河船舶起锚系缆绞盘采用此种形状和几何尺
换链轮成本很大,停航时间长,经济损失大。采用修寸的链轮,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一种问题,就是链
正轮齿法,不但成本低,而且迅速快捷,所以在航次条与链轮脱离困难。严重的在脱链时链条夹在链轮
修理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本文中齿与分链器之间,导致绞盘振动,链条及链轮齿受
对 V233CS39A 型Φ32 电动起锚系缆绞盘链轮的修损,分链器变形,绞盘无法正常起锚。
理工艺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2 原因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通过认真地观察、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链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江及运河的一些航运在不传递扭矩将与链轮脱开时,相邻两链环 3 与 4
单位大量购置一轮两驳的 3 000t 级船组用于煤炭的轴心线已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形成一个夹角,此
运输。此类船组中货驳起锚机选用 V233CS39A 型时链环在链轮窝眼内产生了滑动,链环与链轮的啮
Φ电动起锚系缆绞盘其链轮窝眼槽为圆弧形窝
32 , , 合点已不在直径为 D HO 的节圆上,而是在小于 D HO
眼形状采用圆弧形,链条可在窝眼内滑动,在起锚拉
的另一个直径为 D′HO的圆周上,如图 3 、4 所示。
力较大时,可以优化链轮与链条的啮合工况。
A′B′= (5 d) 2 + (3 d) 2 - 2 × 5 d·3 d·cosβ
此种链轮在设计时考虑到起锚时锚链与链轮啮
2 2· β
合后相邻两链环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1 中= 34 d - 30 d cos
所示链环 1 与链环 2 ,并依此采用正多边形计算法
计算链轮节圆直径及其它几何参数。
链条直径为 d ,标准节长为 6 d ,则链条节距为
8 d ,正多边形每一边长上能放置一个节距长的链
条,如图 2 所示。
AB = 8 d , a = 2π/ z , z 为链轮齿数。则:
AB / 2 AB
R = =
sin ( a/ 2) 2sin (π/ z)
链轮节圆直径 D HO = 2 R ,则: 图 1 锚链与链轮啮合示意图
AB 8 d
D = = (1)
HO sin (π/ z) sin (π/ z)
对 V233CS39A 型Φ32 电动起锚系缆绞盘,将
d = 32mm , z = 5 代入(1) 式计算得:
作者介绍:甘永安 1989 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动力工程专业,
现任淮阴市船舶检验处工程师;朱桥 1987 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
舶机械工程专业,现任江苏省农垦运输公司船厂技术厂长,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0 - 06 - 13 图 2 锚链与链轮的几何关系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
电动起锚系缆绞盘链轮修理工艺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