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1分析篇 ANALYSE PART
背景分析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给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钦州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广西发展享受政策优惠。
中央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形成合作网络,广西受益其中。
历史上,钦州曾被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列为全国开发的七大港之一和“南方第二大”深水港。
钦州发展目标
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
钦州港的建港条件优越,水深、避风且无回淤。通过大航道形成大港口,是钦州成为中国西南部乃至辐射东盟国家的物流中心。
目前钦州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形成了1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3个5万吨级业主专用码头和一条10万吨级的航道已开工建设,并将于2006年竣工。
依托港口建立大型临海工业组团,拟建的大工业项目将形成约1500亿元产值的规模。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成以三娘湾为旅游核心,综合全市旅游资源,实施“品牌”战略,为旅游区的发展提供关键性机遇。
三娘湾于2003年国庆节正式向游人免费开放,出现了“井喷”现象,“黄金周”,,占42%,创造了广西旅游界乃至全国行业内的奇迹。接近两年游客人数持续增加。
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入口服务区正在施工中;拟建五星级酒店地块已划定;中心渔港按照规划在建设中;三娘渔村的服务设施已初步形成,区内滨海环路建成;乌雷威德寺佛教胜地已通过审批。
区位分析
三娘湾旅游区位于广西钦州钦南区犀牛脚镇三娘湾渔村至大环渔村一带的海湾,地处广西南部钦州湾,东与北海隔海相望,南临北部湾海域,西与防城港相邻,是广西沿海的“金三角”的中心。
旅游区距离钦州市区40公里,南宁市区120公里,北海市区91公里,防城港市区61公里,越南芒街100公里。
钦州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桂海高速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和南防铁路、钦州铁路、黎钦铁路均在钦州交汇,北海机场、南宁机场距离钦州只有100公里,海陆空交通便捷。滨海公路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桂南经济区的旅游发展,为中国内陆的游客进入北部湾旅游提供了便捷的陆路交通,形成滨海区域旅游网络。
钦州港的建成,使其与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航线缩短,而且海运成本低。可见,通过海上交通对将广西纳入世界旅游网络提供条件。
钦州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的北部湾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大西南出海的最便捷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将成为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三娘湾旅游区位于广西地级市钦州,旅游发展迅速。
2
旅游资源分析
①全国罕见的海豚群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之一,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和“海上国宝”著称。
三娘湾海域的海豚成对、成组、成群的出现,约1000头,形态各异,或向上飞跃、或举头探视、或浮水休息、或跟船追逐嬉戏,出现频率和数量之多,在中国南方海域罕见且独有。
三娘湾海域深度8米左右,水清浪平,海产丰富,且多岩石,是海豚栖息的好地方。
2005年8月8日摄于三娘湾海域,观豚时间
下午4:00——6:00 约可见40只海豚
②原生态组合海湾
,由三处呈月牙型的原生海湾组成(大环渔村——乌雷海湾、三娘海湾和三娘渔村——曾子村海湾),由海岛滩涂地、沙滩带、礁石群及木麻黄防风林带构筑的原生海湾。
③景观层次丰富
自海域向陆域:在海滩有连片的“海底森林”天然红树林及礁岩;沿海岸连绵的排列木麻黄防风林带;林带后缓丘台地是农田耕地以及起伏的林木葱郁的山丘。其中乌雷岭是北部湾滨海带的最高峰。
景观质量基础好,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现状景观评价达到国家AAA级旅游区。
3
自然资源组合优势:
以海豚湾为核心,与带状原生性海湾和丰富的陆地景观组合,形成“山、海、岸”三个层次的组合资源群。
①三娘湾的历史传说
民间的三娘渔村、三娘石、三娘树是一个个美丽传奇的爱情故事、历史遗物。
②海防文化
东汉马援伏波将军的故事及其后人为纪念他的恩德而建造的伏波庙,构成旅游区海防文化的灵魂人物。
清代镇海历史古迹有:乌雷炮台、整训旧址、乌雷岭地道。
③历史事件
沙滩
沙细、含泥量低,滩狭长、先缓后
三娘湾旅游区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