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事件新闻采访.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某记者说,他最大的采访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说得太好了,我深以为然。可是,这无招胜有招的表述有背景:他是著名媒体的著名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通常是知名人士,做的是长篇而且“正面”的报道。作为非著名媒体的非著名记者,以工匠姿态面对庸常的短平快突发新闻,我们必须努力去总结一些采访技巧,才能适应这个并不轻松的竞争环境。以下雕虫小技,乃个人在南方都市报跑广州突发新闻中的一些小感悟。抛砖引玉,敬请指正。一、四个现场突发新闻,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主要就是指车祸、火灾、水灾、抢劫、偷盗、跳楼、工地事故,等几类事件性新闻。通常,我们接到报料后,根据报料,对事件大小作出基本判断。随后给报料人打电话,同时赶赴现场。而此时,这个城市的你的同行,也在前往事件现场的路上。一条突发新闻,通常有四个现场。以火灾新闻为例:烈火升腾是第一现场;火起之后人员疏散以及自发救火是第二现场;消防、救护车赶到并实施救援,乃第三现场;伤员在医院,火灾清理完毕,是第四现场。作为记者,你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争取赶到四个现场里面,更靠前的现场。比如,两夫妻在大街上打架,或者便衣在街头抓住了两名小偷,如果摄影当时正好拍到了这个场景,那会是很鲜活的现场新闻。如果别人打架结束,小偷已经被带上车了,那么你采写的这条新闻,第二天或许就不用见报了。这里,我能找到最经典的例子,是南都记者徐文阁在2007年拍的一组照片,深圳城管“火烧违建”,照片中的少年,用瓢浇水灭火。记者赶到了靠前的新闻现场,在几乎最好的时机拍到了最重要的照片,新闻事件的主题顿时深邃而震撼。如果没有前面两张少年浇水的照片,整个新闻就失去了绝大部分意义。文图相互依存,对文字记者同样如此。二、金字塔赶到现场后,记者要干什么? 首先是观察,基本确定事件大小、性质。接下来,寻找采访对象。记者要找的采访对象是什么人?我们要找的人,正好呈金字塔结构,最重要人,或许只有一个,次重要的多一些,再次重要的,更多一些。在抵达现场,甚至没到现场,我们就要清楚,事件最重要的谁,次重要的是谁,然后,想办法尽量采访到金字塔上端的人士。以火灾新闻为例。假定,有人在某大楼5楼的咖啡店纵火,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现场烈火升腾。记者抵达现场,他看到了火在烧,消防在喷水,救护车停在路边等待伤者,上千围观者在惊叹。如果缺少经验,记者很容易在现场头脑空白,不清楚自己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干什么。我们来梳理这个事件,记者要面对的采访对象:在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大街上的围观目击者,人数最为庞大;上一层的,是在事发时在大楼上班的,最好是4楼或者6楼的上班族;再上一层的,是当时在5楼喝咖啡的顾客或者咖啡厅员工;再上层的,是消防、医院、政府职能工作人员,死者家属等;再上层的咖啡厅的重要员工或在现场的咖啡厅老板;最上层的,是纵火者。记者到现场前,心中要有这个清晰图谱,到现场后,直奔有效采访对象而去,尽量避免在无效的底层采访对象身上耗费时间。这也好比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越靠近石子,就越是我们必须寻找的对象。如果你在现场,头脑中有清晰的采访图谱,你就能胸有成竹,不会慌张。任何一单事件新闻,都有个金字塔似的采访图谱,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更靠近塔尖的对象。典型事例:2007年,广东药学院学生跳楼砸死师妹,南方日报率先独家采访到病床上的跳楼者邓国旺,群雄逐鹿,同行倍感压力。三、

事件新闻采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93951664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1-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