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制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贯彻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加强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管理工作,提高公司安全生产和健康卫生水平,增强抵御重大恶性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制定本规定。
2. 使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的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的安全管理。
3. 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4. 事故隐患的范围
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工艺、设备缺陷等。
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5. 事故隐患管理、整改责任
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组织管理、整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各类事故隐患的管理、整改、排查全面负责。
事故隐患的责任划分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界线执行公司《绿化卫生保洁区划分管理规定》、《厂区公用管道管理规定》和《厂区管道架管理办法》。
事故隐患实行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司或本单位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均应及时报告上一级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各单位及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划分定期对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经常性排查,具体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排除;因城市规划、公司规划或者生产技术、工艺、设计等原因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成立由事故隐患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的隐患治理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
6. 事故隐患的评估
事故隐患的评估应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对公司安全检查、安全评价、职工合理化建议或生产中产生的隐患进行自评。自评后的隐患应建立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并报上一级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其内容应包括:
(1)评估报告;
(2)评审意见;
(3)评审结论;
(4)隐患治理方案;
(5)整改进度和责任人;
(6)资金概预算情况等。
各单位、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或职工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隐患进行评估论证。对于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应立即采取安全可靠的应急措施,防止险情的扩大和发展。同时,按照急事及办的原则,立即安排整改治理计划。对需要列入技术改造项目和大修更新改造计划进行整改的隐患项目,组织编制评估报告、项目建议书或整改方案后,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安排落实。
经自评或请专家评估后属于重特大事故隐患的,各单位应立即报告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
7. 整改要求
整改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应亲自抓整改,分管领

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yl7513565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