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小一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方案
主题名称:小宝宝
日期: 2016年9 月18日—— 2016年9月23日
小宝宝
宝形的脸
材料
立体空白头像,男孩女孩空白头像,五官表情小贴片。
辅助材料:镜子,表情图,固体胶,微湿抹布。
玩法
玩法一:找五官
将五官图片粘贴在立体空白头像合适的位置上,并鼓励幼儿指指和说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用处(如眼睛可以看东西,耳朵可以听声音……)
玩法二:扮鬼脸
看看表情图,可以自由模仿各种表情,照照镜子,扮扮鬼脸。
观察要点
幼儿对五官名称及其位置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有探索,发现以及摆弄的兴趣。
幼儿观察并模仿不同表情的水平如何,是否有“与众不同”的表情和表现。
◆男孩女孩排排队
材料
底板一块,本班幼儿大头照粘贴在操作材料包“男孩女孩排排队”的人像中,并与积木粘贴,使之成为立体人。
创设各种“排排队”和“分家家”的情景(在草地上,在火车中,在连续剧儿园里)
玩法
玩法一:分家家
取一位小朋友的头像,说说“XX是男孩/女孩”,将其按性别放在相应的“家”中,建立初步的分类概念。
玩法二:排排队
观察底板上前两组人偶排列规律,尝试接着往下排,边排边说“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或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排列。
观察要点
1、幼儿是否有分类概念,是随意分家还是能按照某一特征(如按性别,服装等)分家.
2、幼儿用一一间隔的方式进行AB模式排序的水平如何,他们“生成的模式有何特点与规律。
3、幼儿在活动中是否专注,是否能坚持独立完成一份操作材料。
◆印小手
材料
创设各种“印小手”的背景树(可以是树干,将幼儿印好的“小手树叶”装饰成树冠,让幼儿直接将“小手树叶”印在空白树冠上),顔料,蜡笔,湿抹布。
以废旧塑料瓶,纸杯替代的“花瓶”
玩法
玩法一:敲印
幼儿将左右手蘸上较厚的水粉颜料,自由地在纸上交替敲印,印满整张纸。
玩法二:变小手
用小手的不同部位(张开的手,握拳的手,手心,手背,手指,手掌)蘸上较厚的水粉颜料,在树冠背景中敲印“树叶”,用手指点画“小花。”
观察要点
1、幼儿敲印“树叶”,点画“小花”的兴趣如何,是否能持续把玩一段时间。
2、幼儿是否乐于尝试,能否变换手的不同部位来敲印出各种“好看的树叶”“不同的树叶”。
项目
领域
材料名称
表达与表现
美工
印小手
探索世界
数
男孩女孩排排队
科探
宝宝的脸
反思:
这个主题安排在幼儿刚入园的时候进行,因为幼儿的情绪不稳定,多数还在哭闹,所以在区域中,我们投放的都是一些现成的,颜色鲜艳的,结实的玩具,供幼儿游戏。而且开展的时间也只有两周,所以游戏的进行也起到了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喜欢来幼儿园的作用。而且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很淡薄,所以一些需动手操作与完成的半成品材料几乎没有投放。
娃娃家是孩子刚刚开始接触的游戏,刚开始,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只满足于摆弄玩具餐具上,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就想占为己有,大多数幼儿虽然在一个娃娃家里,虽然也有不同的角色,有的在家里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爷爷,有的当奶奶,但是他们游戏只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家庭成员都玩着同样的游戏:烧菜、喂孩子,客人可以随时进出娃娃家,“爸爸妈妈”根本不知道要去照顾“客人”……经过一个月的引导,孩子
小班《小宝宝》个别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