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影《阿诗玛》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电影《阿诗玛》观后感2011年12月27日,由县委宣传部组织收看了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音乐故事片《阿诗玛》,主要故事的情节:阿着底有个美丽善良、热爱劳动的撒尼族少女阿诗玛,乡亲都喜爱她。她有一个恋人叫阿黑,也是个勤劳善良的穷苦人。富人热布巴拉家想娶阿诗玛,说媒遭拒,于是抢亲,把阿诗玛抢到家中。阿诗玛在热布巴拉家拼死反抗。在外放羊的阿黑闻讯赶回,闯过大自然和热布巴拉家设置的重重障碍,救回阿诗玛。热布巴拉家不甘心,在两人回家的路上放出洪水,阿诗玛沉在水里,阿诗玛的声音永远回荡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经化成石头永远和她的乡亲相伴。电影《阿诗玛》确实是难得的经典老片,这样的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电影文本中内蕴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一种直观的深刻的文化表达。影片中非常成功的演员形象和演技、歌舞音乐等,都极大地扩大了阿诗玛在国内外的影响。阿诗玛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美丽女性的象征,阿诗玛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以《阿诗玛》为主题的工艺品、旅游广告、民族服饰乃至“阿诗玛”名牌香烟的应运而生,使“阿诗玛”在中国广为人知。更使“阿诗玛”跨越了民族、地域、国家的限制,让世界上众多的人得以了解,阿诗玛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阿诗玛已经渗透到撒尼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阿诗玛文化”。如今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石林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电影当中的阿诗玛与自然景观石林的完美结合使得我们现在的石林风景区具有无穷的魅力,那块灰白高大、形状似人的石头既有它的自然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它是阿诗玛的象征,是带有神性的人格化了的自然物。这一特点所表现出的经济和旅游价值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石林因此而著名,并为石林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电影《阿诗玛》无意中给石林、昆明乃至云南都做了个大“广告”,让观众牢牢记住了有秀美山水和动人山歌的石林,可以说很多人都是先知道了“阿诗玛”才莫名而来。可想而知,影视剧作对游客的旅行决策起着很大程度的引导作用。随着时光流逝,很多传统都会消失。但是,民间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日常生活中个人或大众的交流、互动、艺术表达和传统行为,它存在于人群之中,无论人们身处何时、身在何地,无论它们的文化适应能力怎样,现代化程度和教育程度如何,作为云南民间文化的代表,《阿诗玛》无疑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所

电影《阿诗玛》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1-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