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女儿是我的一面镜子
都说父母不容易,
其实孩子更不容易
王朔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感叹:“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主动要求到这世上来的,在亲子关系当中,如果一定要说谁欠谁,那也是父母欠孩子。孩子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开始给予,我女儿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机也不曾得到的,与之相比,为了养育她而所花的金钱根本微不足道。”
他更提出:许多父母拼命要求孩子,说什么要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老了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能有个靠山,说白了就是自私,为着自己的未来能有保障,而去骂孩子打孩子逼孩子考好成绩,无情地剥夺孩子的快乐。
也是因为这样吧,王朔在自己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女儿能快乐度过一生。他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是:“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个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是挣点钱,被人们知道吗?”
王朔自己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暴力中度过的。他说印象里最深的一次挨打是父亲打他打到筋疲力尽,抽支烟,休息一会儿,缓过来继续打。当时年少的他跪在那里,看着香烟的雾气里父亲那张让自己感到心悸的脸,心想:要是和这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该多好。同时他也暗暗发誓:将来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他真的做到了,在女儿的成长历程中,他没对女儿动过一次手。
对于学习,王朔的观点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你不用逼他,他自己就会去学;小孩子不喜欢的东西,你逼他去学也没用,因为他很快就会忘掉,白花了工夫,而且还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所以他对女儿说:“你喜欢学的你就去学学,不喜欢学的,差不多就行了。”去学校开家长会,女儿的老师对他说:“某某学生品质不好,让你女儿少和她来往!”他一听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老师就爱挑拨小孩之间的关系,小孩哪有品质不好的?我听了都懒得搭理那老师。”女儿王咪从小学到初中的表现都是一个不太爱学习的孩子,用王朔的话说就是“一个跟大家混日子的学生”,可是他拒绝给女儿压力,也和老师说好:“孩子不爱学习我们家长不怪你们,你们也不要因此去责怪孩子。”所以女儿虽然学习不好,但在父亲的保护下,一直是个自信而快乐的孩子。王朔说过女儿的一件趣事:有一次,有人问王咪,人家小朋友都考第一名,你怎么考不到啊?王咪回答:“那是我不想考,我怕他们在我面前自卑!”
王咪面临中考的时候,王朔对她说:“你不要去参加中考了,你要是考过去你就是个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的自信心会受到很大打击。”随后,他送女儿去了美国读书。有意思的是,在国内不爱学习的女儿,到美国就变成了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艺术史专业。对此王朔非常得意:“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爱学习的,因为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幸亏我有远见卓识,及时保护了女儿对学习的兴趣,她到美国以后,被美国那种宽松、有趣的教育氛围一激发,学习的欲望马上就出来了,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
王咪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国内找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王朔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一直告诉女儿:“有困难就开口,这一点爸爸还是可以帮忙的。”但独立的王咪固执地拒绝了父亲的好意,坚持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求职。有一次,王咪去一家自己很喜欢的杂志社应聘,王朔实在很想帮女儿得到这份工作,一时没忍住,就托了关系和那家杂志的主编打了个招呼。结果,王咪顺利得到了这份工作,
王朔:女儿是我的一面镜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