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1.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1
泪珠与珍珠
崎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产生局部感悟;问题引导,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理解文章展开思路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文的能力;借助作者的情怀,感悟人生的艰涩和高尚。
[教学重点]
逐层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欣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理解文章展开思路和表达方式。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辛弃疾的《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情怀、人的泪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会有产同的内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琦君的《泪珠与珍珠》,就以巧妙的方式为我们阐释了“泪珠”的内涵。二、作者介绍
注释①。补充:其父为官多年,喜欢收藏古籍、碑帖、字画,家里藏书丰富。由于家庭熏陶,她自幼酷爱文学,六岁时父亲便为她请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成为当时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历任高检处纪录股长和司法行政部编审科长等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崎君自195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散文合集《琴心》,陆续出版了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诗词、评论等著作数十种,其中散文成就最高。主要散文集有《烟愁》《溪边琐语》《琦君小品》《红纱灯》《三更梦当书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灯景旧情怀》等。
她的作品和“五四”时期冰心相似,多半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但她写出了新水平,营造了她个人的世界;她将童年演化成和提升为一种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尺度。
三、感知课文
1、分层提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⑴说说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①本文的大致内容是什么?②你对文中泪珠的理解是什么?
⑵根据文章的标题,说说你对“泪珠与珍珠”关系的理解。
2、问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⑴文中引用诗文语句的含义:
①马区夫人语: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②冰心语: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越真诚越好。
③白居易诗句: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感受最深。
④杜甫诗句: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历磨难以后的收获。
⑵假如说引用诗文语句是为了逐层揭示“泪珠”的含义,那么文中所说的“珍珠”是什么?它和泪珠是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