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密工作方针、原则和体制
?(P1)
保密工作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国家秘密控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专门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
保密工作包括预防和打击窃密泄密活动。
保密工作包括宣传教育、法制建设、指导管理、技术防护、监督检查等方面。
?(P1)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施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P2)
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精准化、自主化、法制化)五项原则。
?(p2)
?(P3)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国家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府区域的保密工作。机关单位设立保密工作机构或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P3)
保密工作以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为主,同时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二、国家秘密
?(p4)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P5)
密级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秘密: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P5)
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科学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党政的秘密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整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属于国家秘密。
?(P6)
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工作需要原则:不应简单地把知悉国家秘密视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者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
二是最小化原则: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p7)
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其有关工作人员不在熟悉范围内,但因工作需要知
保密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