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煤矿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33.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
3
3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
3
3
4
4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4 顶板事故预防与预警 4
4
4
6
5 信息报告程序 7
6 应急响应 7
7
7
7
9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
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顶板事故

6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10号煤层顶板为L1石灰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大面积的开采造成的采动影响,矿井顶板压力越来越大,不仅体现在上层煤对下层煤的压力显现,本煤层也受到明显的采动压力影响,特别是在掘进工作面如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巷道开口、贯通、开帮挑顶、架设抬棚等零星工程时, 顶板管理难度很大,如果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等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指挥部的具体指挥下开展。

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现场应设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执行综合预案相关内容
4 顶板事故预防与预警

采煤工作面要完善压力表、圆图仪等矿压装置的管理工作。
开掘工作面要加强顶板离层仪的监测管理。
工作面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敲帮问顶”管理工作。

合理选择支架类型,减少顶板的离层,确定合理的悬顶面积。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正常推进过程中允许的悬顶面积和悬顶距离,超过规定时,必须停止生产,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放顶。
加强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续长缩短、过地质构造等特殊工序的管理,成立由生产技术部、安监科等单位组成的领导组,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区、队干部现场把关。
准备巷道的布置及开口位置应依据生产技术部提供的地质报告情况,开口位置应选择在顶板完整、支护良好,尽量避开集中压力和采动影响的地点,开口位置及其附近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正确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满足使用要求。
巷道开口、巷道贯通必须由施工单位负责,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巷道贯通过程必须由通风、施工部门有关领导全过程现场指挥。
加强过地质构造(断层、无炭柱、褶曲等)过程的管理。当所施工的工作面内含以上构造时,技术科应提前对构造区域进行打钻、坑透分析。总工程师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技术评价,确定通过构造的施工方式。待回采接近地质构造时,技术科要事先发出预报(或警报),技术科和施工单位接到预报后,应立即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报请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乳化液的配比必须符合要求,要经常对液箱、液泵、支架进行检修,保证至少有一台液泵可以连续工作,支架的初撑力必须达到要求。
采煤工作面的超前支护、切顶支护,掘进工作面坚持使用前探梁支护。综采面的安装、拆除,作为顶板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采用锚杆支护的巷道,必须按锚杆支护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安装锚杆时必须使用气动板手进行紧固,并用力矩扳手检验。技术科要及时提供可靠的顶底板资料,安监处应经常进行拉力试验,技术科及时调整支护参数,防止大面积冒顶,队组对所领用的锚杆、树脂药卷进行妥善保管,以防支护材料失效造成支护强度降低。
大断面一次成巷或切眼扩帮,必须严格顶板管理,缩小控顶距离,保证支护强度。
抓好巷道压力观测(尤其是掘进面顶板观测),购置必要的仪器,安排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矿山压力的显现规律。
抓好巷道维修时的顶板支护管理,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可靠的支护形式(包括巷修时的临时支护形式),必须加强敲帮问顶,发现不合格支架,必须先处理后施工,发现损坏要及时加补或处理。坚持从外向里、先支后回,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大断面巷道掘进施工中,要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处理

煤矿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3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