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届南京二模作文评分细则.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南京市、盐城市2015届高三二模
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听两个年轻人弹奏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他们弹得很糟。格拉祖诺夫问他们过去听过没有,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格拉祖诺夫叹了口气说:“你们真幸运,年轻人,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们去发现,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叙述性作文材料。它内涵丰富,值得多角度审视思考。
材料有三组关键词,可以作为审题立意的抓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和“两个年轻人”,“已经涉猎”和“从未涉猎”,“幸运”和“不幸”。审题立意时可围绕这几组关键词,从不同角度切入、上手: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内涵的角度:说自己“什么都已涉猎”是“不幸”,却对从未听过奏过勃拉姆斯《第二交响乐》的两个年轻人感叹说他们“真幸运”,对比中启发人们:已有认识和经验对探究未知事物会有所妨碍,甚至会成为障碍。反过来说也成立:对未知世界陌生新鲜并保持惊奇,能不断发现美好事物。
从格拉祖诺夫的思维方式的角度:“已经涉猎”本来是优势,却成为限制自己发现的障碍;“从未涉猎”本来是弱项,却成了发现美好事物的优势。这体现了格拉祖诺夫思考问题的灵活辩证。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长处与短处转化,幸运与不幸迁移。
从格拉祖诺夫的话语目的的角度:格拉祖诺夫说,“什么都已经涉猎”是“不幸”,从未尝试是“真幸运”。我们不能把格拉祖诺夫的话从具体语境中抽出来。有些绝对的话语,恰体现了一位著名作曲家对年轻后学的宽容和激励。这种积极暗示和热情鼓励的教育方式也值得肯定。
不管从哪个角度,审题立意时切忌只盯着材料中的某一点“说开去”,自说自话,言不及义。比如,有考生只看材料中“他们老实回答说:‘没有,没听过。’”肯定两位年轻人诚实的品质。再如,有考生只抓“而我呢,什么都已经涉猎了,不幸啊。”写格拉祖诺夫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些偏离题意的立意都是由于考生缺乏对材料的整体观览,没有把握材料的意义指向。
二、阅卷提醒
,二模作文试题立意角度多。前面仅仅是对材料包含的旨趣所作得条分缕析,事实上,学生在选用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表达时远比我们的分析与提炼复杂得多,这无疑给本次阅卷增加了难度。阅卷老师在明确了统一尺度后,批阅每一作文还要具体文章具体评判。
,却有着很强烈也很丰富的现实意义。要而言之:我们往往满足于已有的经验,往往对眼前的美迟钝麻木视而不见;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幸与不幸,换个角度看二者会易位转化,“辩证思考”是一种人生智慧;对待做得很糟糕的晚学后生,师长贤者要能够宽容,善于激励。命题者用一则艺坛往事为写作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思考现实审视生活,从而实现以人为镜参省人生的目的。因此,对那些生活气息浓、现实针对性强的作文要肯定和鼓励。

三、判分说明

从每一篇作文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公正公平;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

2015届南京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njian401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