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再分
2.汽车自燃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加速行驶,让风把火吹灭
B.打开汽车空调,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C.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用小型灭火器灭火
D.油箱着火,应立即有序撤离
3.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电解水
B.图2,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C.图3,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图4,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4.文明柘城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鼓励多乘坐公交倡导绿色出行
C.可向空气中洒水解决粉尘污染
D.用工业废水解决农业灌溉问题
5.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6.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1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六氯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D.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小于10%
7.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①NH3+CO2+NaCl+X=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  )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8.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新型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该技术的成功为新能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9.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说明氢分子和氧分子是此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说明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11.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D.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CO2
12.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
C.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青蒿素有42个原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小军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制取 CO2 的实验探究,经检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此时装置 A 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从装置 B 的右端可观察到管内红墨水液面最终升至 M 处。若用同一装置,只将块状碳酸钙改用成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重复上次实验,发现装置 B 右端的红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终也停留在 M 处。根据装置 B 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至少写两 条)。①_____;②_____。
(3)将装置 B 的管内红墨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1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与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们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制取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实验室用无水酯酸钠固体和破石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纯净的甲烷气体,选用的装置是_____。
15.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可以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如果测得的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之是______________。
(2)图B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
(3)图C实验中,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进______________出。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三脚架
b 铁架台
c 泥三角
d 漏斗架
实验中和蒸馏烧瓶中先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6.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 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 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取35g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物质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28g.试计算:
(1)反应中生成了多少氧气;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和二氧化锰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小兰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测得的反应中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是__________。
(2)计算原固体中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请分析图中P点时剩余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环境、能源、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回答:
Ⅰ.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1)煤的干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干馏获得的焦炭可用于高炉炼铁,高炉内用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碳与水蒸气生成两种气体燃料,其中一种是单质,该单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一些地区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要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Ⅲ发生了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沪通高铁预计在2020年通车,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金铝钢,主要原因是合金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回答一点)的优越性能:
(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一: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二: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A13+ ②A13+、Fe2+ ③A13+、Fe3+ ④Fe2+、Cu2+ ⑤A13+、 Fe2+、Cu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试题分析: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选B。
考点:分子的性质
2、D
【详解】A、风有可能加大火势,故错误;
B、汽车着火不能再开空调,故错误;
C、把引擎盖、车窗全部打开,会增大火势,故错误;
D、油箱着火,应立即有序撤离,故正确;
故选:D。
3、D
【解析】A、电解水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值为1:2,则图纵坐标应为气体的体积,故A不正确;
B、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开始质量减少,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B不正确;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而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C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恰好反应时,pH=7,碱过量时,溶液的pH>7,故D正确。故选D。
4、D
【详解】A.寻找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正确;
B.鼓励多乘坐公交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少空气污染,故B正确;
C.向空气中洒水可减少粉尘污染,故正确;
D.工业废水对环境有很强的污染性,如果直接用来农业灌溉,会造成对庄稼污染和破坏,做法不妥,故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对空气无污染,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六氯苯由碳、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
B、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选项不正确;
C、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
D、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故选项正确。
7、C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NaHCO3受热易分解,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反应②2NaHCO3=Na2CO3+CO2↑+H2O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由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水在新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可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B、新型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C、该技术的成功为氢能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正确;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种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有关问题。
9、C
【详解】A、分子在不断运动,吸烟产生的有毒气体分子会运动到非吸烟者的鼻孔里,使非吸烟者受到危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利用了铁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有降温效果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属于氮气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C。
11、D
【详解】A、“碳海绵”, 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不符合题意;
B、“碳海绵”吸附石油之后,可以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故可以重复使用,不符合题意;
C、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不吸水,因此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不符合题意;
D、“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可能会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g”,不是“1”,常省略不写,故B不符合题意;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符合题意;
D、青蒿素由分子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有42个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块状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碳酸钙反应速度快 块状碳酸钙与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液面先上升,然后恢复到原位置
【详解】(1)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依据化学式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等,反应方程式为:;实验现象:块状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块状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根据用粉末状碳酸钙,红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终也停留在 M 处,可知:
①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碳酸钙反应速度快;
②块状碳酸钙与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
将装置 B 的管内红墨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②液面先上升,然后恢复到原位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液面先上升,然后恢复到原位置;。
14、酒精灯 锥形瓶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F E 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合理即可) AC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们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制取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则需要浓硫酸干燥,最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
(4)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5)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说明B装置中产生了氧气,供给蜡烛燃烧使H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装置不需要加热,可知是由过氧化氢分解制取的氧气,故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室用无水酯酸钠固体和破石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纯净的甲烷气体,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用A;
要收集纯净的甲烷,且甲烷难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用C。

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60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