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动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社会行为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对动物某种具体行为的进一步学习。教材以社会行为的特征和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作为核心组织教学。教材以白蚁为例,介绍群体内存在不同的分工;再以狒狒为例,介绍群体内存在等级。通过这两个实例,呈现社会行为的特征,循序渐进地展现知识的内涵。教材以黑长尾猴为例,介绍了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信息交流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紧接着教材设置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旨在让学生感受生物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体会社会行为中信息交流的意义。本节的重点是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难点是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通过对本届课的学习,学生能辨别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也能明确社会行为在群体中的实现方式。通过对动物的社会行为的学习,是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学生分析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只要引导的好本节课的学习气氛会很热烈。学生在生活中可能见过动物的社会行为,但对社会行为的特征,以及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怎样进行的却知之不多,所以教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的案例分析,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举例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了解其交流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技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群体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分工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交流,使同学能够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二、难点
。,并讨论交流探究活动的结果。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1. 导入视频播放狼群捕猎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对社会行为有初步的了解。
2. 播放白蚁和狒狒群体生活视频,让学生讨论交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播放蚂蚁的通讯视频,对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加以示范指导。
,呈现出逻辑系统,加强学生系统识记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播放狼群捕猎视频。
提出问题:
??,狼群是怎样分配食物的?
观看视频,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并回答。
播放视频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PT3
社会

《动物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lm860108
  • 文件大小370 KB
  • 时间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