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李世民畏魏征
一、美文精读
【文学常识】
唐太宗李世民( 599 年- 649 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 ,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 23 年,享年 50 岁。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
家和诗人。 626 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
了重要基础。
魏征( 580 年- 643 年)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
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
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1019 年— 1086 年 ) 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
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
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
【文章主旨】
本文表现了一个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魏征形象。
【文言原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
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语上曰: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
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 选自《资治通鉴》 )
【对照注译】
原文 注释 译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
胆略,
【逾】超过。 魏征的样貌虽比不上一般人, 却有胆识
谋略,
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回】回转,扭转。 擅于说服劝谏别人, 经常冒犯君主威严
当面直言规劝;
或逢【上】 怒甚,征神色不移, 【上】指唐太宗李世民。 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
若无其事,
上亦为【霁威】 。 【霁威】息怒。霁:停,停止,这里
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
是“停息”的意思。
尝【谒告】上冢,还, 【谒告】告假,请假。 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
言语上曰:“人言陛下欲【幸】
南山,
外皆【严装】已毕, 而竟不行,
何也?”
【幸】宠幸,这里是“游玩”之意。 对皇上说:“ 据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
【严装】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整装待发。 现在居
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上笑曰:“【初】实有此心, 【初】起初,开始。 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
畏卿【嗔】,故中【辍】耳。 ” 【嗔】责怪。 【辍】止,停止。 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 所以就中途停止
了。”
上尝得佳 【鹞】, 自】【臂】 之, 【鹞】猛禽。【自】在。 【臂】手臂,
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 放在手臂
上把玩,
望见征来,【匿】怀中; 【匿】藏,藏匿。 见到魏征前来,藏到怀中。
征奏事【固】久不【已】 ,鹞竟
死怀中。
【固】故意。 【已】停,停止。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
58李世民畏魏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